心臟支架評比發表 第三類別支架受矚目

800
【NOW健康 陳怡君/台北報導】

心臟支架評比發表 第三類別支架受矚目 
  隨著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台灣冠狀動脈罹患人口逐年增加,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心血管疾病僅次惡性腫瘤、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而在每年近三萬名心導管手術患者中,心臟支架使用比例超過90%,但歐洲最新調查評比指出,心臟支架可能導致血栓問題,根據安全性及效果性評比,幾乎所有支架都被降級,當中也包含了塗藥與非塗藥支架,有的降級程度幾乎與被歸類在第五級的傳統支架相當。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暨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黃瑞仁教授解釋,過去傳統金屬支架高達30%的血管再狹窄率,一直是臨床的棘手問題,因此,當能將再狹窄率降至5%的塗藥支架問世後,便被普遍使用。這是因為塗藥支架表面的藥物塗層,能夠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生,進而降低血管再狹窄。

  然而,內皮細胞不易癒合,卻也可能誘發晚期血栓,因此,為了降低血栓發生率,歐盟和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達成共識,臨床上建議塗藥支架患者至少須服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一年以上,甚至終身服藥。

  因此,根據評比結果,在傳統支架與塗藥支架外的「第三類別支架」,例如生物活性塗層支架,因較具生物親和性,可促進內皮細胞癒合,大幅降低晚期血栓發生率,且血管再狹窄率的表現也優於傳統金屬支架,逐漸受到醫界重視。

  爲進一步了解不同類別支架的臨床表現,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雷孟桓醫師將臨床實際累積的239名病患支架使用情況做出統計,結果發現,在心因性死亡及心肌梗塞發生率上,生物活性塗層支架低於塗藥支架近2倍,且生物活性塗層支架引起晚期血栓發生率為0%,塗藥支架則為3.8%。

  雷孟桓醫師表示,心血管疾病治療可能會引發三項心臟併發症:急性心肌梗塞、心因性死亡與血管再狹窄。其中,血管再狹窄可藉由手術治療再度疏通,危險性不高,但晚期血栓卻可能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超過45%。

  醫師提醒,心臟支架選擇很多,因臨床心臟血管病變問題較為複雜,例如是否罹患胃腸道出血疾病、短期內有無開刀需求、病灶血管粗細、經濟上能否負擔長期自費服藥,都是支架選擇的考量因素,患者應就自身條件,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才能降低風險,有效控制病情。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