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心症福音 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納健保給付

4367
【NOW健康 李逸華/台北報導】
急性冠心症福音 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納健保給付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瑞仁教授指出,生物活性塗層支架可有效降低術後血栓風險,並將從7月1日起正式納入健保部分給付項目。(攝影/李逸華)
 年逾90歲的前總統李登輝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多年,心臟先後裝了11根支架,防止血管阻塞,但日前傳出由於李登輝壓力大及過度疲勞,造成心絞痛復發,引起各界重視。事實上,目前對於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治療,心臟支架已經是相當重要的介入性療法,台灣每年近三萬名患者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其中九成需放置心臟支架,以減少血管阻塞機會。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常敏之教授解釋,冠狀動脈是心臟的主要血管,提供心臟收縮舒張所需的氧氣,若膽固醇等脂肪物質在內壁積聚,成為斑塊,造成血管狹窄硬化,阻礙血液正常流通,形成冠心症;或是當體力或心理壓力增加時,若血管急性阻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高達10%至15%。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瑞仁教授表示,隨著醫學進步,血管支架進展神速,從傳統的裸金屬支架,進化到塗藥支架,再到最新一代的生物活性塗層支架。傳統裸金屬支架可被內皮細胞覆蓋,術後較少支架血栓的問題,但缺點是再狹窄率高達20%至25%。塗藥支架透過免疫抑制劑,可抑制內皮細胞增生,再狹窄發生率較低,但相對地也會抑制血管修復,後期血栓的危險高,至少需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一年。

 黃瑞仁醫師指出,生物活性塗層支架透過鈦金屬和一氧化氮的作用機制,已證實可幫助血管內皮細胞復原生長,有效降低血栓形成機率。根據2012年歐洲心血管介入治療學會(Euro PCR)針對「急性冠心症患者」做兩年追蹤比較,顯示使用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的血栓發生率比塗藥支架減少70%,心肌梗塞與心臟病死亡減少40%。

 生物活性塗層支架過去屬於自費治療項目,今年7月1日起正式納入健保部分給付項目,首選適應症為急性心肌梗塞,另外對於一年內需做非心臟手術,如攝護腺、拔牙、白內障等手術,以及有胃潰瘍等出血顧慮、無法服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以及有經濟考量的患者來說,是較為安全且經濟的選擇。

 健保給付通過後,生物活性塗層支架每支只要四萬元左右,且無需額外自費使用抗血小板藥物,以健保每年每人給付四支血管支架為例,每人約可省下八萬元。黃瑞仁教授提醒,患者置入血管支架後,每三個月仍須追蹤檢查一次,日常生活要遠離三高的危險因子,並戒菸及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以降低再發病的機會。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