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
-
右臉面癱右眼皮無法閉合 顏面神經麻痺山元式針療有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66為什麼會出現顏面神經麻痺呢?高資承醫師說明,「顏面神經」是自腦幹出來經顳骨到臉頰約14到17公分的神經,功能包括控制臉部表情肌肉、眼淚及唾液分泌、味覺傳達等,當第7對腦神經的中樞神經或周圍神經受損時,則可能產生顏面神經麻痺,患者會失去控制單側臉部肌肉的功能,出現如歪嘴、半邊臉麻木或感覺遲鈍、半邊臉不能動、喝水會漏水、牙齒不能全然露出、眼睛不能閉合、容易流淚、額頭無法上抬、味覺喪失或遲鈍等症狀。 -
異位性皮膚炎盛行於冬季 尤其這幾個部位特別容易發作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13鄭愛蓮進一步說明,異位性皮膚炎盛行於冬季,多半在嬰幼兒時期便會發作,好發於臉部、耳後、腹部、手肘、膝後等,然全身皮膚都有可能,因人而異。發作時皮膚表面極為乾燥,出現紅疹,有時像雞皮般有顆粒小疹子,且搔癢難耐,患者常忍不住搔抓而破皮。由於白天可能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因此不會特別感覺皮膚癢,多半在夜晚入睡後,皮膚搔癢感常特別劇烈,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尤其幼兒可能因又癢又痛睡不好而哭鬧。 -
天冷加上溼氣重 中醫提醒避免溼疹爆發內外除溼不可少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97皮膚問題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皆有關聯性,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氣受阻,就會發生皮膚癢、起疹子的症狀;再者,體內溼氣主要靠脾胃代謝,若代謝不佳,脾胃轉動效果不好,就容易引發皮膚病灶。此外,與肝腎系統也有關係,肝腎系統虛弱相對排毒能力也會變弱,腎氣不足、元氣不佳,代謝功能就差。中醫治療多數採用荊防敗毒散、防風通聖散等,倘若體內溼氣較重會以三仁湯加強排溼,一般會建議患者在飲食中多攝取薏仁有助於健脾利溼,薏仁飯或四神湯皆可,透過長期食用能達到明顯的食療效果。 -
罹慢性肺阻塞咳不停 中西醫合併治療針灸4穴位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709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有2.1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和醫療系統成本造成劇大影響。謝伯駿醫師說明,中醫將其歸類為肺脹等疾病,典型症狀有喘、咳、痰及活動後喘等。現代醫學一般會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或支氣管擴張劑來降低發炎、打開呼吸道,使呼吸更容易,而中醫則會在望聞問切並參考肺功能檢查等數據後,針對心肺功能改善,增強患者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避免換季或溫差變化大時,誘發症狀加劇之情形。 -
幼兒皮膚反覆搔癢紅疹脫屑 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在作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27中醫師鄭愛蓮表示,根據門診的觀察,手肘內側、大腿內側、鼠蹊部、臉部,特別是嘴唇周圍,都是幼兒異位性皮膚炎常見的發作部位,部分幼兒還合併有鼻子過敏的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鼻塞,甚至氣喘等。 -
糖尿病患陽痿發生率高出5倍 中醫對症找回一柱擎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93當男性陰莖受到心理、生理、內分泌失調、神經反射及血液循環不良影響,以致大腦皮質下無法產生興奮衝動,使陰莖海綿體不能充血腫脹,進而不舉,或舉而不堅、堅而不久,就稱為「陽痿」。 -
心律不整脈象可知 中醫講究內外調理把脈揪出心臟病灶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715心臟問題引起的疾病有很多,宋和乾表示,現代人常說的「換氣過度」恐慌症,主因為心臟二尖瓣、主動脈瓣膜脫落或閉鎖不全所引起,患者在病發時想大口呼吸卻又感覺吸不到空氣,這種現象其實與心臟疾病相關,其他像是因心室肥大導致的「心因性氣喘」、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不整,以及因心血管阻塞的冠心病、狹心症、心肌梗塞,或是心臟不正常跳動引起的精神不安與憂鬱症,也都屬於心臟相關疾病。 -
飽受耳鳴困擾夜不成眠 中醫針灸刺激耳朵穴位可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871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俊昌表示,患者自述3年前開始,耳鳴讓他每晚無法入睡,幾乎快得憂鬱症,直到透過針灸搭配電針及服用中藥後,發現耳鳴聲逐漸降低,「主觀耳鳴聲分數」(使用視覺類比量表,總分10分,分數越高聲響越大)由治療前8分,治療3個月後降至5分,6個月後主觀耳鳴分數剩2分,且自覺失眠情形大幅改善,雖耳鳴聲仍存,但僅在安靜時才會聽見,多數時間幾乎聽不見,也不再焦慮及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