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骨折
▲新光醫院自8月13日起至17日舉辦「骨質疏鬆週」,每天上午9時到中午12時在醫院B1衛教區,免費為民眾檢查骨質密度,若發現有骨質疏鬆症狀,即時可預約門診。(圖/公關照片)
猛然一咳,跌坐在椅子上,72歲張阿嬤頓時腰痛無法站立眼淚直流,坐上救護車至急診室影像檢查發現,腰椎嚴重壓迫性骨折,骨密度僅為負3.5,骨質嚴重缺乏,必須長期穿上背架,且接受藥物治療。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研究預測,台灣2025年超過50歲以上女性人數將成長31%,推估屆時500萬名女性面臨骨鬆風險,臨床顯示,50歲以上停經婦女、65歲以上男性屬於骨鬆高危險群。(2018-08-14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
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表示,駝背為骨質疏鬆的前兆,女性35歲後骨量會以每年1%至2%的速度流失,到了50歲更年期後,更以3%至5%速度快速下降,以致骨骼無法維持正確的姿勢,逐漸駝背、壓迫性骨折和姿勢不正,釋高上說明,如果因為骨鬆,以致出現嚴重的髖部骨折,恐將失去行動能力,必須長期臥床,1年內死亡率更高達15%,相當於末期乳癌患者經治療後1年內的死亡率。
此外,骨鬆年長者在跌倒時若用手去撐,會造成手腕(遠端橈骨)及肩膀(近端肱骨)骨折,若髖部著地會造成股骨近端如股骨頸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或骨盆骨折,若跌坐在屁股上,最常見是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
如何避免骨鬆?釋高上建議,平時多吃含鈣的食物,例如優酪乳、小魚干及牛奶等,多多運動,且每天曬太陽,只要約巴掌大的皮膚面積,在太陽底下曬個10到15分鐘,就可形成足夠的維生素D。
釋高上觀察門診骨鬆個案,以中老年女生居多,大都個子瘦小、骨骼纖細,缺乏肌肉,平常平衡感不好,常容易跌倒,增加骨折風險。「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病」,患者應該需要適當飲食、生活習慣與藥物的協助,若有骨質疏鬆徵兆及風險因子,應早期篩檢、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