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

別盲目忍痛 無痛更可促進人工關節的快速復原

別盲目忍痛 無痛更可促進人工關節的快速復原
1902
▲多重止痛方式,由術前就做防範,而在術中、術後進行止痛。(圖/ingimage)

 

長久以來大家總有「良藥苦口」的印象,認為必須忍受痛苦的療程,才可能有最好的結果。這種說法應用在過去,或許有幾分道理,但是現在醫學的進步,治療過程中必須忍受的痛苦,已經可以降到最低,甚至我們可以說,「無痛」其實是一種快速恢復的良方,比「忍痛」更具實效。(2011-08-12 文/釋高上醫師)

在骨科手術上,這類的例子屢見不鮮。因為,一般來說,愈痛苦的治療,代表著病患需要更多的休息、耗費更久的時間,才能逐步地復健,再回到正常的生活型態。然而,要是因為嚴重的術後疼痛,造成缺乏肢體活動及功能鍛練,有可能因此導致關節肌肉功能衰退、關節僵硬,更不利復原。

多重止痛方式是關鍵

以往,這是個大難題,醫師們採取單一模式,只靠藥物鎮痛,卻又擔心一些不良反應,而造成效果差、耗時久,不利治療。但現在利用多重止痛方式(Multi Model Pain Control)的「疼痛配方」,可以幫助病人快速、及時達到止痛的效果,更滿意於手術的成效。

多重止痛方式,由術前就做防範,而在術中、術後進行止痛。我們採行的,包括區域的麻醉或神經阻斷、傷口周圍組織之局部注射、傳統消炎止痛藥、類嗎啡止痛藥、自控式止痛術以及強效的止痛貼布等等,以「多管齊下」的方式進行,來達成最好的效果,減低單一方法的不足及不良反應。

病人不需擔心止痛藥會影響傷口癒合,或者自控式止痛藥,會造成藥物過量或上癮。新一代的止痛藥,不僅強調效果,也重視副作用的降低。在無痛的前提下,病人就可在醫師的指導下,更早期、主動地展開功能鍛練,有助肢體腫脹消退、預防術後粘黏。

早期、主動復健成效佳

像退化性髖、膝關節的人工關節,若採行微創手術方式進行,正是要減短復原的時間、減輕病人的痛苦,讓復健可以早日展開。像是關節面的骨折術後,若能早期活動,可有助關節血液循環、關節內滑液分泌,從而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同時,適當復健會有助增加肌肉力量,促進新陳代謝、加快組織修復,都有益於盡快康復。

不過病人也要注意,微創、無痛的治療方式,必須視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實際情況加以衡量,不是把一套治療方式硬套在所有的病人身上。因而,病人還是要和醫師多溝通,並表達自己的需求,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以及早找回健康的身體。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分享此文:

我要發問

  • 稱呼:

  • Email:

  • 連絡電話:

  • 發問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