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BRCA
-
多倫多大學研究 喝咖啡有機會降低乳癌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4830多倫多大學Narod博士研究中,收集1,690名帶有BRCA1與BRCA2基因突變,乳癌發生風險極高的女性。統計數據發現,咖啡飲用量竟然與乳癌發生率有關,咖啡喝越多,乳癌發生率越低,由於研究採用統計分析,目前不清楚實際機制原因,推測與植物動情激素(phytoestrogens)有關。 -
國際卵巢癌防治月 台灣癌症基金會推微電影喚醒重視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860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指出,卵巢癌死亡率雖高,但透過量身打造的治療計畫,還是有助於提升病患整體存活率。建議成年女性每年例行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可多進行骨盆超音波檢驗,盡早發現卵巢腫瘤,並接受良好的治療。 -
乳篩工具有7種 黃星華醫師健康開講說分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509乳癌可藉由「分期」界定癌細胞在體內的範圍,第0至3期都屬於早期乳癌,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都有70%以上,但進入第4期後存活率大幅跌至24%,證明「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對於病情控制有重要的影響。目前乳房篩檢的工具分7種,其功能性不盡相同,黃星華簡單分析各個方式的原理及優缺點,讓處於不同年齡、風險族群的民眾能充分了解,並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篩檢方式。 -
乳癌防治不分年齡 恩主公醫院釋出免費篩檢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051根據衛福部統計指出,每年有逾萬名女性罹患乳癌,且初次診斷為女性乳房惡性腫瘤者,44歲以下的女性佔罹患乳癌者近兩成。恩主公醫院外科部副主任劉曉東表示,患者如本身的BRCA1或BRCA2的基因變異較多,且因年輕,腫瘤細胞表現較活躍,容易受賀爾蒙影響,新增的血管也較旺盛,而癌細胞也越容易轉移,因此年輕女性罹患相同期別乳癌的死亡率較年長女性高,年齡每下降1歲,死亡率增加4至5%。 -
遺傳基因異常 肺腺癌風險高6倍
癌症新知 / 肺癌43由台灣大學、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台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全基因體組高速定序技術研究肺腺癌相關遺傳基因突變,結果發現一個與肺腺癌發生高度相關的基因異常。 -
防癌全家動員 齊做「基因檢測」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313無獨有偶,「食」在難安的年代,藝人李詠嫻也擔憂食安問題及過去高油炸飲食習慣,恐對健康有礙。效法偶像安潔莉娜裘莉做了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有著高風險機率的基因存在。李詠嫻說,許多慢性及隱性疾病都可以從基因檢測中看出發作機率。安潔莉娜裘莉做完基因檢測,才發現DNA帶有家族遺傳性乳癌與卵巢癌的BRCA基因突變,因而進行預防性治療。 -
適度瑜珈運動 改善乳癌患者身心健康
癌症新知 / 乳癌1882目前一般乳癌的治療方式,普遍以手術切除為主,如果有需要,還會搭配化療、放療。但是,這些治療不僅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負擔,也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造成疼痛、不適和心靈創傷。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況,成了醫界一門重要的課題。 -
卵巢癌早期無症狀 半數患者易復發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823雙和醫院婦幼中心及婦產部主任袁九重醫師說明,女患者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囊腫中有少許硬塊,抽血腫瘤指標CA-125在100以上,遠高過正常小於35。後來安排剖腹探查手術,發現右側卵巢腫瘤8公分已浸潤出來,在各處腹內散佈廣泛,並且侵犯到主動脈旁邊的淋巴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