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BMI
-
男業務接受健檢竟發現患大腸癌 醫曝8大常見危險因子
癌症新知 / 腸癌7868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表示,考量到林先生有長期抽菸史,而且飲食習慣偏愛吃高油脂、不愛吃蔬菜,所以在這次健檢項目特別加上腸胃內視鏡及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健檢當天影像報告出爐後發現,長期有抽菸史的他,肺部已有支氣管壁增厚及輕度浸潤現象,影像科醫師評估後,認為可能與長期抽菸引發肺部慢性發炎相關。 -
鼾聲響起!恐睡眠呼吸中止症 及早防治不讓這些病上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30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蔡明劭每年收治超過700位新診斷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他提到症狀輕微者可透過減肥、運動、改善生活習慣…等方式恢復健康;而症狀明顯和中重度以上,則需使用陽壓呼吸器或接受手術治療。只要病人願意接受妥善治療不僅可改善夜間打呼,白天也較有精神,且睡好睡飽亦能促進心臟機能、血液循環,部分高血壓患者也會獲得較好的疾病控制,降低中風風險。 -
年終聚餐難享「瘦」!中醫3招變易瘦體質 女性多1利器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43張若偉院長進一步說明,搭配中藥減重也對身體脂肪燃燒有幫助,透過提供能量、控制食慾、幫助消脂、增肌,提高身體代謝率,因人而異調配比例;亦可搭配埋線、穴道按摩刺激,達到讓局部線條更完美。 -
台灣年輕型乳癌40年增4倍 雌激素竟成女性殺手的元兇
癌症新知 / 乳癌6772國內醫界研究發現,台灣從1979年以來的這40年,50歲以下婦女罹患乳癌,快速增加4倍。除了因為生活環境充滿雌激素,攝取過多油脂食物,體脂肪上升,雌激素代謝變差,基因變異造成乳房脂肪過度堆積也是原因。 -
糖尿病少吃糖就好? 研究:高鹽飲食也會提高罹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41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杜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評估了長期攝取鈉與第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根據《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過量的鹽分,將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39%。 -
《特管法》幹細胞治療助受損關節修復 免置換人工關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704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為15%,全台約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相當於每6.5人中就有1人有膝關節退化的問題,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骨科主任暨微創中心主任釋高上醫師表示,65歲以上逾3成有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女性因受更年期荷爾蒙變化影響,以及BMI值超過24、體重過重者,工作需搬重物、長期久站或久坐,都容易造成膝關節磨損;另外,運動傷害如深蹲、跑步姿勢不正確,造成急性損傷卻不以為意,恐造成關節漸進式的累積傷害,臨床上發現,退化性關節炎也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
逾27萬人參加健走競賽 累計9億步燃燒16萬大麥克熱量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5122為有助民眾建立運動習慣,國民健康署自今年6月至11月辦理「走路趣尋寶 全臺齊步走」全民線上健走競賽,廣納全台70條虛擬健走尋寶路線,讓國人沿途蒐集國健署吉祥物Q寶,透過手機隨時隨地記錄健走的軌跡,完成任務就能到超商兌換補給品。國健署表示,今年高達27萬8,522人參與,共累積近71萬公里,總步數高達9.34億步,相當於繞台灣357圈,共消耗超過4,257萬大卡,等同燃燒165,523個大麥克漢堡的熱量。 -
遭妻踹膝蓋竟意外發現腫瘤 良性骨內囊腫無症狀易輕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01良性骨內囊腫是部分骨頭在發育過程中,發生空洞現象,常見於20至40歲左右的病人,尤其是膝關節周圍的長骨,經常可見。因為膝蓋有6公分大小,這名男子的腫瘤只有2公分,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只要每2年追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