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AIDS
-
台灣愛滋防治1997年納公費 2024年擴大給付長效針劑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16737抗病毒藥物研發不斷精進,曾被喻為世紀黑死病的愛滋病已被視為慢性病,加上預防性投藥,近年來,台灣本土感染人數顯著下降。台灣自1997年開始提供公費愛滋藥物治療,感染者確診後即可用藥,自2024年起,部分符合條件的感染者可申請使用長效針劑,每2個月注射1次,用藥更為簡易。 -
免疫力強較健康? 異常紅腫、疼痛恐免疫系統太強所致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04說到免疫力,大家的第1個反應大多都是要增強免疫力,免疫力越強越不容易生病,其實不然。雖然免疫力確實是保護我們人體的機制,但當它過度反應,反而會傷害自己,形成2大類問題:過敏反應與自體免疫疾病。所以當我們出現打噴嚏、起紅疹或關節疼痛時,別急著當成小毛病處理,這可能是免疫系統在發出警訊。 -
拔牙前該停藥?藥師提醒抗凝血與止痛藥 恐增出血風險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8370洗牙、拔牙、植牙,這些都是常見的牙科治療,但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社區藥局開業藥師黃彥儒提醒,在接受牙齒治療時,如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藥物、雙磷酸鹽類藥物、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等,務必先與醫師討論,是否事先停藥,以免引發出血風險。 -
別誤解愛滋病!民眾不知「U=U」 汙名化成防治挑戰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8443依據2023年進行的愛滋防治政策民意調查結果,有關愛滋病毒量測不到即不會透過性行為傳染認知度部分,疾病管制署直言,僅5成民眾表示了解「U=U」的概念,顯示此概念並未普及。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表示,台灣目前愛滋感染第1線治療處方單錠複方藥物,只要1天1顆,愛滋感染者便能控制病毒量,期望透過正確的衛教資訊,讓大眾更加瞭解愛滋病毒傳染途徑與「U=U」觀念。 -
抗藥性、耐藥性傻傻分不清? 正確使用止痛藥避免傷身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303食藥署直言,當有人問到「吃止痛藥是否會產生抗藥性?」實際上是混淆了抗藥性與耐藥性。尤其是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與抗生素不同,前者並不會直接對細菌或病毒起作用,因此,止痛藥不會導致病原體對藥品產生抗藥性。 -
全面解析僵直性脊椎炎! 醫師解釋病情進程與治療方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4555歲黃先生患有僵直性脊椎炎,疼痛從頸部延伸到下背部,到奇美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昭宇門診就醫後,發現,黃先生的雙側薦腸骨關節已完全融合,脊椎從頸椎下段到腰椎也有脊椎黏合情況。由於黃先生病情,仍未達使用生物製劑或標靶藥物的標準,陳醫師改以免疫調節藥物與復健進行治療,最終黃先生病情也得到好轉。 -
冬季藥膳進補釀危機!與西藥互相作用 養生不成反傷身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743前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強調,最近天冷,薑母鴨、羊肉爐等餐廳人滿為患,但小心補過頭,引發藥物交互作用,如皮膚無故瘀青,即應就醫,找出原因。 -
消除HIV可望成真? 愛滋病用藥防治全新突破帶來希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020愛滋病曾被稱為20世紀的黑死病,雖說如今各藥物陸續問世,病情也能逐漸被控制。但與聯合國所設定的目標「2030年消除HIV與愛滋病」始終有段距離,不過,根據《National Public Radio》報導,HIV藥物「Lenacapavir」的2項臨床試驗結果,未來將在HIV預防這部份,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