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40歲
-
停經前年輕型乳癌荷爾蒙受體陽性多 專家解析治療趨勢
癌症新知 / 乳癌7893年紀輕輕確診轉移性乳癌,只能摘除卵巢強迫停經才能繼續治療嗎?1名40歲出頭的未婚女性,就醫檢查已是第4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癌細胞嚴重轉移至全身骨頭,因希望保留卵巢的女人性徵,接受CDK4/6抑制劑合併抗荷爾蒙治療,幾個月後骨頭處癌細胞全部消失,迄今約2年維持病況穩定。 -
健檢數值怎麼看?國健署推風險評估 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74將健康檢查結果的數值輸入至「慢性疾病風險平台」,透過平台試算出高、中、低的風險警示,協助民眾及主要照顧者可以更了解自己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及早尋求專業醫事人員協助,以防慢性病發生。 -
慢性疾病自我檢測!國健署推出1平台 簡單5步驟護健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981慢性疾病占我國十大死因一半以上,其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等更是長年榜上有名。依據國民健康署110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成人健康檢查服務的民眾,近4成血壓異常、近3成血脂異常、近2成血糖異常,更有近5成民眾腰圍過粗,而三高等慢性疾病發生的危機,就隱藏在這些健康檢查的紅字中! -
高齡婦單角子宮經歷3次試管植入失敗 送子鳥圓求子夢
兩性關係 / 不孕症9696來自高雄的40歲許小姐,4年前在外院做檢查,當時醫師只有診斷她的子宮比一般人偏小,婚後積極備孕,嘗試懷孕3年,經歷了3次試管植入失敗,其中1次有驗到懷孕維持了5周,最後卻沒有照到心跳而宣告失敗。透過朋友介紹來到「新竹送子鳥生殖中心」,許雅鈞醫師以子宮鏡及輸卵管攝影檢查,診斷是罕見的「單角子宮」,與許小姐看診討論後,決定先解決子宮環境的問題,僅花1年的時間便順利懷孕且於2023年底成功產下健康男寶寶。 -
過半女性未定期乳癌篩檢! 調查:9成認為應下修年齡
癌症新知 / 乳癌3667乳癌長年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更為婦女常見死因第2名,且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皆逐年緩升,是大家顯而易見卻視而不見的「粉紅灰犀牛」。因此,在3月「婦女月」的尾聲,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特別於27日舉辦「粉紅灰犀牛來襲 乳癌認知及議題態度調查」發佈記者會,公布史無前例針對國內女性及病友的雙軌調查研究,並提出廣篩早治、生育保存、心理支持等6大呼籲。 -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累計2死 北市已稽查6項高風險食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94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重大食安事件,今(27)日又再新增1例死亡案例,死因與首例死亡個案相似,均為肝腎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共計8人就醫,其中2人不治身亡。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今天表示,已有人死亡,且為食物引起嘔吐、腹瀉、肝臟衰竭等症狀,因此,將此定調為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至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目前仍有待釐清。 -
寶林茶室疑食物中毒釀1死、1輕症 衛生局揪店家2缺失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745知名素食餐廳疑似傳出重大食安事件,新北2位民眾3月22日中午至台北信義區遠東百貨信義店A13「寶林茶室」用餐,陸續出現嘔吐、腹痛等症狀,緊急就醫,其中1人(近40歲男性)隔天至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看診,因病情嚴重,緊急轉至台北馬偕醫院,但仍不治。 -
國健署揭人工生殖技術常見迷思 鼓勵及早規劃適齡生育
兩性關係 / 不孕症9573內政部111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43歲,與20年前的26.9歲相比增加4.53歲,而初次生育婦女當中,35歲以上占4分之1。現今越來越多女性因人生規劃積極詢問凍卵,認為趁年輕保存卵子,對於延後生育就有絕對的保障,國民健康署宣導,女性高齡懷孕風險不會因凍卵而消失,因此適齡生育很重要,就算凍卵也要及早規劃生育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