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黃麴毒素
-
花生製品易滋生黃麴毒素! 乾燥陰涼、妥善保存可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371花生醬、水煮花生、花生湯圓……,不管是主角或配角,花生角色討喜,加上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喜愛。不過,台灣高溫潮溼,毒物科醫師提醒,若未妥善保存,花生易孳生黴菌,進而可能產生真菌毒素汙染。 -
肝癌僅次於肺癌 中醫抗癌提升免疫減輕化療不適拚生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12至於其他癌別,中醫用藥雖有不同,但治療原則相同。莊振杉醫師以口腔癌為例,當口腔黏膜出現白斑、紅斑、潰瘍或硬塊等異常症狀時,應立即就醫,因為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在臨床上,中醫藥配合現代生物科技的技術,不僅能夠快速控制口腔癌的病情,且初期口腔癌患者的痊癒率幾乎接近百分之百。 -
北市衛生局抽驗40件兒童休閒食品 今公布最新檢驗結果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94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消費者及兒童食用休閒食品之衛生安全,針對台北市超商、大賣場、百貨公司、雜貨店等兒童休閒食品販售場所進行抽驗,共計抽驗40件產品,並針對40件包裝產品進行標示查核,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 -
黃麴毒素不可多吃!消基會查雙北花生粉 檢出3件摻雜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69根據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登記,2023年起通報存在黃麴毒素汙染案件超過130件,其中花生製品、開心果及無花果違規率較高。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此走訪雙北地區,抽驗15件相關製品,有3件花生粉驗出黃麴毒素。消基會強調,雖然含量符合規定,黃麴毒素具累積性,長期食用仍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
食藥署公布112年市售食品真菌毒素監測 半年全數合格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354食藥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持續監測市售食品真菌毒素污染,並參酌歷年監測結果、食品相關法規修正及國人飲食習慣等,調整年度監測食品類別及檢驗項目。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今(16)日表示,有關黃麴毒素市售食品汙染監測調查計畫,今(112)年預計抽驗650件,現在完成322件。 -
北市衛生局抽驗真菌毒素 花生粉驗出黃麴毒素超標2倍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55北市衛生局至傳統市場及周邊、超市賣場及餐飲店等處,執行食品中真菌毒素抽驗專案計畫,共計抽驗30件產品,檢驗結果1件花生粉檢出黃麴毒素不符規定,不合格率3.3%。其中位在松山區的知名刈包店,其中的花生粉驗出黃麴毒素含量超標。 -
阿斯巴甜列「可能致癌」缺證據 不調整每日容許攝取量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344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在7月13日提出針對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報告。食藥署表示,阿斯巴甜被列為「可能致癌因子」,不足以說明阿斯巴甜消化後會造成不良反應,因此不會改變早期訂立的每日容許攝取量。 -
致癌物「黃麴毒素」你可能天天吃? 早餐花生醬有風險
癌症新知 / 肝癌4464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肝癌的產生通常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很難歸納於單一原因。不過花生類的食品,如果保存不當,容易有黃麴毒素汙染,而黃麴毒素已被WHO的IARC公告為一級致癌物,長期接觸可能引發肝功能異常、肝硬化乃至於增加肝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