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鰹魚
-
鮪魚不新鮮!消基會抽驗2件不宜當生魚片 最好煮熟吃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107為確保民眾可以安心食用生鮮鮪魚及魚罐頭,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表示,本次抽驗30件商品進行品種鑑別、重金屬等檢測,在辨別鮪魚新鮮度的揮發性鹽基態氮測試中,發現2件產品不適合作為生魚片。 -
章魚燒放的是魷魚? 營養師揪「掛羊頭賣狗肉」假食物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599許多民眾一定很疑惑「太陽餅裡面沒太陽?」、「王子麵裡面沒有王子?」營養師高敏敏日前在臉書貼文接露10大常見的食物陷阱,並指控很多食物也都是「掛羊頭賣狗肉」,裡面的食材可能都被偷天換日 悄悄換成大家意想不到的食材。 -
組織胺中毒常發生於海鮮 醫點名:這些魚類別久放在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6888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表示,海鮮中像鯖魚、鰹魚、沙丁魚、虱目魚等等魚類,一旦保存條件不佳導致細菌增生,民眾在不知情下攝取容易發生組織胺中毒,短短幾分鐘就可能皮膚起紅疹,出現頭暈、頭痛、胸痛、呼吸困難等等症狀。 -
水產常見魚類組織胺、河豚毒素中毒 專家教你如何避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8根據食藥署108年食品中毒資料,在所有天然毒素中,以「組織胺」所引發的中毒機率最高,主要在於四面環海,漁產豐富,只要氣溫一高,又未冰存,就會提高中毒風險。 -
如何處理隔夜菜? 營養師整理7大重點這樣做安心吃!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29張瑄筠說,造成食品中毒的3大病菌為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只要隔夜菜處理得當,加溫超過70℃以上,且不要重複加熱,就可降低食用風險。該如何處理隔夜菜?張瑄筠提出7大重點。 -
天熱食品保鮮不易 食物中毒比例增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897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代科長王明理指出,食品中毒定義為2人或2人以上攝取相同食品出現相似症狀,病因大宗為病毒、細菌、天然毒,而組織胺(Histamine)就屬於天然毒的1種。王明理表示,組織胺是在腐敗魚肉(如鮪魚、鯖魚、鰹魚、秋刀魚、沙丁魚等)中常見的1種化合物,對熱安定,故不易以加熱方式加以破壞,一旦產生就不易去除。 -
想要控制好睡眠? 日本營養師提供飲食建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806飲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睡眠,那麼不能睡覺的時候,或希望好好睡上一覺的時候,又該吃什麼食物?來聽聽至今已經指導過5千多人飲食的日本管理營養師伊達友美怎麼說。 -
和風蕎麥麵 創意口味各具特色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067這間位於東京青山的店鋪實際上是以一店兩鋪的方式經營,沿著樓梯來到地下一樓,店頭一方為眾人熟悉的「一風堂拉麵店」,另一方則是新品牌「蕎麦COMBO WATANABE」,主打極具特色的新形態「蕎麥沾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