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風險因子
-
大腸癌年輕化!中年男子腹痛1個月 檢查發現竟已第3期
癌症新知 / 腸癌596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廖敏凱說明,大腸癌的明確原因仍待研究,一般認為除遺傳體質如家族病史之外,飲食與生活方式為可能肇因,較高風險因子包括缺乏攝取高纖食物、運動量不足、常吃油炸、燒烤或加工肉品、抽菸等,有以上習慣的族群更需注意篩檢,防微杜漸。 -
先心梗後中風!4旬病人走2次鬼門關 北醫附醫成功搶救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73關於病人先後歷經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的急重症考驗,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李薰華解釋,缺血性腦中風與心肌梗塞均為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是心臟血管阻塞,缺血性中風是腦血管阻塞。根據研究,病人若有缺血性心臟病或冠狀動脈疾病,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2到5倍;若病人年紀輕輕就出現缺血性中風的症狀,也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心臟相關的疾病。 -
7旬翁休克!術中大出血瀕死3次 腹主動脈瘤破裂惹的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9578歲的徐先生去年9月從外院送至林口長庚醫院急診,當時呈現休克狀態、沒有意識,經診斷是腹主動脈瘤破裂,必須緊急開刀處置。他在術中因出血量龐大,瀕死3次,情況相當危急,所幸最終搶救成功,術後在一系列照護與復健下,於去年11月底順利出院。 -
台灣近4成民眾因麻醉拒手術! 醫師提3大關鍵降低擔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95根據2010年台灣麻醉學雜誌發表的論文報告指出,台灣麻醉相關死亡率高達10萬分之12,是美國和日本的12倍。不過,隨麻醉技術、藥物、儀器的進步,麻醉醫療安全性也持續提升,但仍有許多民眾對麻醉是一知半解甚至感到恐懼。為解除民眾對麻醉的恐懼,台灣進行首次「台灣麻醉警世大調查」並針對民眾迷思進行說明。 -
登革熱疫情創新高!重症+2 颱風過後估本週病例恐破千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55登革熱病例創下年新高,疾管署今(1)日說明上週新增215例登革熱本土病例,重症患者增加2例;而因為颱風過境,雖脫離暴風圈後首週,因蟲卵被水沖光後,暫時較少病媒蚊;然第2週後便會出現大量蟲卵,疾管署呼籲民眾應徹底清潔,防範病媒蚊孳生。 -
新冠重症日均+89 自主健康管理天數調整8月15日實施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45新冠肺炎疫情呈下降趨勢,疾管署今(1)日宣布從8月15日起,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將從現行的10天調整到5天,同時支持性給假措施也將取消。 -
蔡英文確診新冠!行程全取消 疾管署建議自主健康管理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34疾管署今(25)日公布近7日每日平均新增119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同時平均每日新增28例死亡。不過,現年66歲的總統蔡英文確診新冠肺炎,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目前仍維持「0+n」的自主健康管理10天的措施,建議蔡總統這10天應避免到人潮多之處。 -
新冠脫離高峰!每日平均併發症+153 口罩令擬再鬆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24目前前往醫療院所,特別是醫院與診所需要全程配戴口罩,以保護高風險病患以及醫護人員;然未來部分醫事機構,例如藥局,則有望鬆綁。疾管署表示,近7日每日平均新增153例COVID-19發生併發症的本土確定病例,較前1週之每日平均新增190例下降19.5%。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疫情已過了高峰,高風險族群仍需格外注意感染後發生重症的風險,以及有疑似症狀就需要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