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血糖
-
腎病患者營養補充須謹慎 醫示警硒鋅缺乏恐增洗腎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086醫學建議,面對不可逆的慢性腎臟病或洗腎後的營養流失,可透過適當補充活性硒或鋅微量元素,以達到均衡營養攝取,有助腎臟疾病的控制。 -
全台每4個成人有1人面臨高血脂危機 中醫降血脂這樣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24天氣炎熱,不少民眾會選擇手搖飲、冰淇淋、剉冰等食品來消暑降溫。但這些高油、高糖的飲食習慣是導致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謝問題的主因之一,也會提升未來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從中醫觀點來看,高血脂患者常有「本虛標實」的問題,建議可以從活血化瘀、健脾袪濕等方式進行治療,透過改善氣血循環與身體代謝機能達到降血脂的效果。 -
30歲就可健檢!三高評估上傳健康存摺 追蹤照護更全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85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113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結果,其中有5項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慢性病相關,包含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及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病等,共計造成6.1萬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約30%。其實,民眾只要透過定期健康檢查與妥善健康管理,就能提早發現風險,及早預防三高帶來的健康危害。 -
中重度乾癬治療新選項! 口服標靶藥物精準抗發炎訊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19「乾癬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皮膚外觀的改變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社交互動與自信心;而嚴重搔癢也常干擾睡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邱足滿醫師表示,過去乾癬的治療以療效良好的生物製劑為主,近年則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問世,其治療機轉精準,治療成效佳,為中重度乾癬患者帶來生物製劑的針劑之外的口服藥物優異選擇。 -
三高患者慢性腎病風險增! 醫師盤點慢性腎病危險因子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125台灣曾被喻為「洗腎王國」,洗腎人口逼近10萬大關,研究證實,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改善三高為預防慢性腎臟病的關鍵。112年全國成人健康資料顯示,15%受檢者腎功能異常,其中高血糖者風險最高,每10人就有3人腎功能異常;高血壓患者則是每5人1人異常;若同時合併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異常比例高達3成。 -
CKM症候群是什麼? 醫揭心、腎、代謝健康環環相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815近年來,醫學界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 「CKM症候群」。所謂CKM症候群,即心血管 - 腎 - 代謝症候群(Cardiovascular - Kidney - Metabolic Syndrome),它包含了4個相互關聯的醫療問題,分別是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第2型糖尿病和肥胖。「CKM」3個字母分別代表心血管、腎臟和代謝。其中,肥胖和第2型糖尿病屬於代謝性疾病。這4種病症相互影響,往往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
肩頸疼痛接近左側、疼痛感尖銳 當心恐是心肌梗塞前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312張庭瑞藥師則呼籲,預防心肌梗塞可從4方面做起:(1)飲食部分如採取低鈉飲食穩定血壓,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取、攝取天然植物油如橄欖油等,多吃蔬菜、糙米、堅果等,有助血壓控制和膽固醇改善,並減少血液中發炎反應。(2)維持中強度規律運動,每天30分鐘、1週至少3到5次。(3)平時可透過服用銀杏葉萃取物來改善血液循環。(4)若突然感覺胸口悶痛、休息後仍無法完全改善,應提高警覺,盡快送醫,掌握搶救時間。 -
癌細胞最怕吃錯糖! 這種「糖」讓膀胱癌細胞自爆焦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555怕胖、擔心血糖升高,近幾年來,坊間掀起少糖、無糖等飲食風潮,不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透過臉書提醒,「不是所有糖都壞,有些糖懂得殺死癌細胞」,存在於天然水果的「天然甘露糖」可讓膀胱癌細胞自爆,而多吃蔓越莓、蘋果、橘子、桃子和豆類等可預防泌尿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