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辰蘊如/台南報導】近日港星古天樂出席活動時全程配戴墨鏡,原本以為是造型需求,沒想到背後竟有健康隱憂。54歲的古天樂透露,自己右眼視網膜破了兩個洞加上飛蚊症症狀日益嚴重,醫師建議需儘快手術治療,避免演變成視網膜剝離而失明。這個消息讓許多民眾開始關注視網膜健康問題,加上現代人從早到晚離不開手機、電腦等3C產品,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更需要提高警覺。
視網膜裂孔狀況突然發生 視野某處出現閃光是警訊
人類眼球壁最內層有一層薄薄的感光組織叫做視網膜,就像相機的底片一樣重要;眼球裡還充滿了透明的膠狀物質「玻璃體」。奇美醫學中心郭淑純醫師表示,玻璃體填塞充滿於水晶體和視網膜之間的眼球空間,健康的玻璃體像新鮮雞蛋的蛋白一樣,堅實透明無雜質並緊貼著視網膜。衰老、出血、炎症、外傷、近視和其他病程常引起玻璃體局部凝縮、像不新鮮的雞蛋蛋白一樣發生液化且含有雜質樣的漂浮混濁物,失去支撐力,導致璃體體與視網膜粘附性較低的區域分離,同時可能在黏著力較高未分開的視網膜區域產生拉力。
在眼球運動的過程中這些拉力就像撕膠帶的過程可能將較脆弱的視網膜區域拉破而形成視網膜裂孔,一旦產生裂孔,液化的玻璃體便會經由裂孔進入視網膜下空間發生視網膜剝離,產生視野缺損或視力下降的臨床症狀,若無處理,失明的風險高。對於近視族群來說,疾病風險會倍增。
奇美醫學中心林育箮醫師表示,近視會讓眼球軸長變長,視網膜如同被撐開的氣球表面,變得更薄更脆弱,衍生出視網膜變性、裂孔、視神經及黃斑部病變;此外包含糖尿病患者的長期高血糖會令視網膜微血管壁阻塞、損傷及滲漏,造成組織缺氧和發炎、水腫,讓視網膜變得更容易受傷。
奇美醫學中心黃唯祐醫師醫師指出,視網膜裂孔狀況常常突然發生但容易被忽略。最常見的症狀是視野某處突然出現閃光,特別是在眼球轉動時更明顯,且即使閉上眼睛也看得到;另一個警訊是飛蚊症突然惡化,原本只有一兩個小黑點變成一大群像蚊子或蜘蛛網一樣的影子在眼前飄動。
黃唯祐醫師特別提醒,很多中老年人或近視族群本來就有輕微的飛蚊症,這通常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若有黑影數量暴增、形狀改變,特別是發生在閃光出現後的黑影「突然變化」,就要立刻就醫檢查。
透過眼底鏡檢查 可直接清楚看到視網膜表面的狀況
現今眼科診斷技術先進,透過眼底鏡檢查可直接清楚看到視網膜表面的狀況,若有臨床需求,醫師還可透過眼底超音波、光學斷層掃描、血管攝影等精密儀器協助檢視視網膜深層而做更詳細的評估與精確之診斷,甚至能在臨床症狀出現前就發現潛在問題。對於高風險族群來說,定期檢查仍是最重要的保護措施,尤其高度近視患者每年至少做一次散瞳檢查,當發現已有視網膜退化跡象,可提高檢查頻率,做及時的預防處置。
另外糖尿病患者也需要積極追蹤,輕微病變者每半年檢查一次,有併發症的患者甚至需要每個月回診。醫師提醒視網膜裂孔若能早期發現,大部分都可透過雷射治療得到有效控制,避免進展成更嚴重的視網膜剝離。保持對視覺症狀及視力改變的警覺性並定期檢查是維護眼睛健康的重要關鍵。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10/4講座》心絞痛不只大血管阻塞?認識CMD心臟危機
▸2025/9/20(六)免費健康講座線上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