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骨頭疼痛
-
乳癌發生率提高 治療方法推陳出新不再侷限手術切除
癌症新知 / 乳癌2977根據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的第4位。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當中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顯示乳癌是各個年齡層女性都需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
三峽登革熱新增持續 50歲男性3度就醫才快篩通報確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69新北市三峽持續傳出登革熱個案,今(13)日疾管署公布新增登革熱病例,個案居住在三峽區嘉添里,目前無法確認是否與五寮里群聚有關,個案3次就醫才確診,同住2名家人已安排採檢;另外疾管署提醒,頭痛與肌肉關節疼痛,是登革熱典型症狀,最好不要自行買止痛藥舒緩,小心加重登革出血熱病況。 -
兒童癌症9大徵兆 國健署: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達8成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102兒童癌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表示,過去許多人會有「癌症是否會傳染?」的疑慮,即使現在醫療觀念逐漸普及,仍有癌童在面臨返校時,因治療導致的掉髮、外觀上的改變如截肢、義眼等,而遭到其他同儕或學生家長的排擠與恐慌。 -
熟男要注意! 全身性骨頭疼痛有可能是攝護腺癌惹禍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4113中國附醫泌尿部主任黃志平表示,幫該名患者做肛門指診檢查時,發現其攝護腺比一般人硬且表面不規則,加上PSA指數超標,骨骼掃描也發現有骨頭轉移現象,幾乎可以確診是第4期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 -
男性面對「最友善癌症」攝護腺癌 多元治療方針保性福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5113相較傳統開刀的切除術的高風險性,海福刀能降低術後疼痛、出血量,攝護腺組織並未全部切除,且能針對第1至2期的攝護腺癌病患進行局部精準治療,能避開神經血管叢並保留性功能、減少尿失禁的發生率,多數心肺功能不佳、服用凝血藥物的年長者也能適用,且復原期快約住院3至5天,手術當天可進食、翌日即可下床。 -
多發性骨髓瘤標靶治療昂貴 健保給付為癌友減輕負擔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777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葉士芃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惡性腫瘤的一種,較難治癒,也容易復發,每次復發後都讓治療變得更困難。過去抗CD38標靶藥物需要自費使用,每月療程動輒10幾萬,對許多病人而言是很大的負擔。如今,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已經核准抗CD38標靶藥物用於多發性骨髓瘤的第2線治療,經事前審查核准後可給付22次輸注,預估能讓400位患者受惠。 -
三陰性乳癌預後差 CDK4/6抑制劑納健保造福晚期癌友
癌症新知 / 乳癌3876乳癌在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一直蟬聯第1位,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資料,乳癌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口有70人罹病,相當於每天約有31位婦女確診乳癌。所幸乳癌的治療持續進步,能給予患者更多治療的機會。 -
攝護腺癌治療選擇 醫師解析根除、微創標靶、放療優缺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4971臨床上多數早期攝護腺癌病患常在健檢抽血或是良性攝護腺肥大出現症狀時,進一步切片檢查才發現。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泌尿科醫師蕭志豪表示,局限性的攝護腺癌(stage T1~2)、尚未擴散轉移,可考慮選擇達文西腹腔鏡攝護腺根除手術、海福刀微創標靶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等3種治療方式,來根除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