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馬桶
-
你有定期清潔地毯嗎? 地毯細菌比馬桶座墊還多5.7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58美國肺臟協會不建議使用地毯,並表示地毯可能會吸附塵蟎、寵物皮屑、蟑螂過敏原、鉛、黴菌孢子、殺蟲劑、灰塵和污垢等污染物;甚至連空氣中的有毒氣體,也會附著在地毯上的絨毛中。 -
痔瘡雖小卻讓人疼痛難耐、坐立不安 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86359歲傅小姐,為痔瘡所苦已多年。這個月以來,症狀益形惡化,幾乎每次排出稍微堅硬的大便,鮮血即會染紅整個馬桶,而且脫出的痔瘡必須用手推回才能恢復原位。這幾天情況變得更加嚴重,本來脫出的痔瘡還能用手推回,現在卻推不回去,因脫出的痔瘡而感到疼痛且坐立難安,進而至奇美醫學中心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亘毅門診求診,經黃醫師診斷傅小姐為第4度混合痔。 -
菜花專找性接觸複雜? 固定性伴侶染菜花也不是不可能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3598菜花又稱為尖頭溼疣,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的疾病,發病時會在男女性生殖器、肛門部位發現增生的白色肉芽狀突起物,非常容易透過接觸傳染,少數也可能因為三溫暖、游泳池,與患者共用浴巾、馬桶及浴缸等媒介,讓病毒有機會造成間接傳染。 -
媒體名人受梅尼爾氏症所苦 眩暈症分2大類如何分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95對此,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症容易突然發作,讓人措手不及,只要積極治療,就能降低復發機率。許多梅尼爾氏患者自述在症狀發作時,會感覺眼前景象都在旋轉、走路搖晃不穩,且可能伴隨噁心、想吐,以及耳鳴、甚至聽力時好時壞的症狀。 -
從大便7種形狀觀察身體健康! 加上1種情況恐罹大腸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94目前政府所提供的腸癌篩檢—糞便潛血,僅供50歲以上者每2年1次。肝膽腸胃科權威、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醫師強調,糞便潛血篩檢其實僅是抽入場券的概念,並非診斷,對於腸癌的預防篩檢仍不足;此外,目前政府僅能提供50歲以上者篩檢,對於腸癌年輕化趨勢難以有效遏止,更需積極主動、提早開始定期篩檢。 -
3級警戒孩子在家運動不足 肌肉與足弓發展受阻成隱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95台灣全國第3級警戒持續,學生已在家學習1個多月,無法出門活動,當然體育活動也幾乎沒有,日本經歷新冠肺炎疫情1年多,許多學齡孩童都歷經多次在家學習,小孩戶外活動減少同時也阻礙肌肉與骨骼發展,未來發生「運動障礙症候群」風險跟著升高,摔倒與骨折機會增加,將來長期臥床危險恐提高。 -
在家防疫也要防跌! 家有老人居家環境安全掌握5要領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4757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中,約每6人,就有1位在1年內曾有跌倒的經驗(占15.5%),而依衛生福利部歷年死因統計,跌倒也是導致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2位。跌倒會造成頭部受傷、骨折等,嚴重跌倒則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曾經跌倒的長者常因害怕再次跌倒,而在生活中更依賴家人,使健康照護上的需求及複雜程度增加,並花費更多人力及金錢,國民健康署呼籲長者及家屬,防跌要從生活小細節做起,規律運動、維持居家環境及用藥安全,都是防跌的好方法。 -
9成大腸癌由腺瘤性瘜肉演變! 「6大高風險群」愛注意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377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大腸癌約有90%是由腺瘤性瘜肉發展而成,安排大腸內視鏡檢查有機會找到大腸癌癌前病灶(腺瘤性瘜肉),檢查過程中並可同時切除,有效減少大腸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