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媒體人許聖梅曾透露,長期以來受到梅尼爾氏症所苦,發作時不只眩暈耳鳴,還會伴隨嘔吐及單耳聽力下降,她想起有次在採訪現場症狀突然發作,極度不適感讓她趕緊衝去廁所抱著馬桶狂吐,醫師也告訴她,其實每發作1次,就會對內耳組織產生傷害。
對此,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症容易突然發作,讓人措手不及,只要積極治療,就能降低復發機率。許多梅尼爾氏患者自述在症狀發作時,會感覺眼前景象都在旋轉、走路搖晃不穩,且可能伴隨噁心、想吐,以及耳鳴、甚至聽力時好時壞的症狀。至於眩暈症的成因又可概分為2大類:
1.中樞性眩暈:多與腦部疾病相關,常見為漸進與持續性發作,發作時雖然不會很嚴重,但通常治療上較棘手,因此建議會診腦神經內科。目前只要早期症狀皆可經由檢查及診斷,給予有效的治療。
2.末梢性眩暈:多半是由內耳病症所引起,主要為突發性或漸進性,發作時非常嚴重及恐怖,感覺天旋地轉,如梅尼爾氏症、前庭神經炎、良性陣發性頭位眩暈症等,宛如世界末日。症狀雖然容易控制,但也容易復發,病人常生活在恐懼中,不知何時會再發作。因此平時雖無症狀,也必須服藥控制2到3個月,改善內耳生理功能,達到不易復發的目的。
李宏信醫師說明,梅尼爾氏症又稱內耳淋巴水腫,是因為內耳平衡出了問題,由於內耳中的淋巴液積水,加上生活壓力大、飲食不正常,血管中累積過多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一旦情緒焦慮、緊張、過勞,以及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等,就容易導致血管過度收縮、血流不順暢,嚴重可能引發組織缺血壞死,內耳神經萎縮的結果,好發於30至50歲,事業正發展有成的中年族群。
李宏信醫師指出,一旦眩暈症緊急發作且症狀嚴重時,通常急性期的治療會以利尿劑將體內多餘水分排出,以降低內耳壓力,等到病情穩定下來,再以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量,疏通血管,若症狀較嚴重時,可能還得使用止暈藥物,讓病情舒緩。針對長期發作的患者,主要是讓內耳血管擴張及給予神經滋養復活為主,但必須耐心服藥一段時間,讓內耳逐漸恢復達到正常生理功能、且不易復發的目的。
現代人對工作要求效率高,業績壓力大,再加上常熬夜、睡眠品質又差,很可能導致眩暈上身,但有些病人一開始會輕忽,未及時就醫治療,等到發病幾周後才就診,錯過最佳的黃金治療時間,反而使治療期再延長,加重藥物的使用。
耳鳴及眩暈皆為內耳的疾病所引發,耳鳴是天天發作,隨時聽到耳鳴,深受其擾,因此病人都會持續服藥治療,但眩暈的毛病是每個人都有過發作經驗,輕症只要休息一下就好,嚴重者有人掛急診就醫治療馬上就好,眩暈症的特點是常常不斷地復發,病人深受其擾,因為眩暈症發作很快就好,因此不願繼續服藥,其實內耳前庭及三半規管是平衡中心,有故障才會發生眩暈,治療眩暈症必須長期服藥一段時間,才能改善內耳生理功能,不再受眩暈困惱,這才是眩暈症之所以被認為容易復發的原因。
罹患眩暈症,治療上必須非常有耐心,應遵照醫囑用藥,才能讓病情穩定。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按時服藥外,必須配合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少吃高油高鹽及辛辣飲食,以免傷害血管;平時應放鬆心情、適時舒壓。此外,當眩暈發作時,應尋找專業醫師檢查找出病因,才能對症治療病症。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耳鳴之苦釀割耳悲劇! 梵谷若穿越時空結局可能大不同
相關部落格
-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03造成突發性耳聾的主因有內耳血管阻塞、病毒感染,前者發生機率最高的為三高患者,後者則以皰疹病毒(HSV)最為常見,其餘少數個案可能是外力傷害造成,如外力撞擊、鞭炮聲、煙火,及自體免疫疾病使正常細胞遭受破壞,其他包含癌症、細菌感染等。 -
換季鼻子像水龍頭關不住! 想根治鼻過敏須先了解成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73該如何永久的擺脫鼻過敏的困擾呢?「鼻過敏患者的症狀通常難以根治」,李宏信醫師表示,最常見的藥物治療或採鼻噴劑抑制過敏的方式,雖然短期之內能見效,但只要停藥不久就會再度復發。 -
黑眼圈、咬合不正、暴牙害你變醜! 鼻過敏可能是禍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705至於有鼻過敏的人為何會變醜呢?李宏信進一步分析,是因為當鼻黏膜腫大時,會造成鼻塞、難以呼吸,導致患者很自然地就會張口呼吸,而用口呼吸的影響就是口乾舌燥、睡覺時習慣舌頭下移,又長時間張口呼吸,容易造成打鼾形成呼吸中止症,導致門牙會被往前推而產生暴牙或咬合不正。 -
跨年演唱會倒數! 突發性耳聾求診人數恐再有一波高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79根據耳鼻喉科門診觀察,跨年晚會後的1周內,往往是突發性耳聾求診的患者人數激增的高峰期。李宏信醫師說,突發性耳聾的醫學定義是指,3天之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發生超過30分貝聽力喪失的,是1種急症。雖然醫界對於其致病機轉仍不甚明確,但普遍認為與長期處於高分貝環境中、病毒感染、壓力、糖尿病、內耳血管病變……等有關。 -
眩暈有2種!這種屬現代文明病 看iMax電影也可能誘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05眩暈症可分為「周邊型眩暈」和「中樞型眩暈」2大類型,約9成以上的患者為內耳前庭不平衡引起的周邊性眩暈,也可簡稱內耳型,包括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耳部前庭及三半規管之神經發炎或梅尼爾氏症;中樞型眩暈通常是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引起,治療較為棘手。
延伸閱讀
-
講座報名/耳鼻喉科名醫開講 戰勝耳鳴、眩暈和鼻過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57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鼻過敏與鼻竇炎都是國人常見的疾病,發作時的症狀包括流鼻水、流鼻涕、鼻塞和頭痛。 -
方向錯了當心戳進腦袋! 小兒科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快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13近來不少人都有用家用快篩的需求,包含居家隔離者或是檢疫者,也需要用家用快篩。戳鼻子成為人人的日常,但是你真的「戳」對了嗎?小兒科陳木榮醫師在FB分享正確的快篩方式,如果走錯方向就戳進腦袋了! -
感染Omicron與感冒如何分辨? 醫師:咳嗽的咳法不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08近期本土確診個案屢創新高,COVID-19的疫情進入以Omicron為主的流行樣態。不過大家都知道,Omicron以輕症為主,目前的輕症率仍維持99%的高點,僅少數人出現肺炎症狀;但可能讓很多人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如果我有症狀,我應該以為是Omicron還是當一般感冒呢? -
鼻子也會發霉!一直聞到怪味道 就醫檢查竟拉出黴菌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81長安醫院耳鼻喉科林恆甫醫師表示,引起鼻部異味的原因有很多,像是黴菌或細菌感染、鼻黏膜病變、萎縮性鼻炎、鼻內異物,甚至是鼻咽癌等,可由鼻內視鏡、鼻竇X光片或是電腦斷層掃描來做鑑別診斷。若長期反覆的鼻竇炎未經妥善的治療,還可能影響周圍的器官:例如壓迫眼眶周圍造成眼周感染及複視;或者往上進入顱內感染造成意識改變等神經學的症狀。 -
講座報名/耳鼻喉科專家開講 戰勝耳鳴、眩暈和鼻過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447李宏信醫師受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將於3月5日星期六下午,為現場民眾講解「專業醫師教你 如何完勝耳鳴、眩暈、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