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香腸
-
便當建議2小時內食用背後有原因 避免仙人掌桿菌中毒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439仙人掌桿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容易經由灰塵及昆蟲傳播污染食品,可由細菌本身或由細菌產生的毒素而導致食品中毒,症狀分為嘔吐型及腹瀉型等2大類,常見於米飯等澱粉類製品及香腸、肉汁等肉類產品。 -
憂疫情大腸癌篩檢回診只剩2成 國健署提腸保健康5技巧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04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國健署提供50至75歲民眾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臨床顯示,可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
秋蟹季節到! 過敏族不忌口小心全身發癢成「加菲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04皮膚科陳冠宇醫師表示,過往只要到了秋蟹季,診間前來就診的病患數明顯增加,一問之下多半是因為受不了美食誘惑大啖秋蟹,使得皮膚敏感的患者如蕁麻疹等症狀加劇。因此特別提醒,若有過敏病史或為蕁麻疹患者,在大啖秋蟹前,建議可參考過敏原檢測。 -
中秋團圓不想成為月半臉 按摩這幾個穴位加速體內代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11張馨予說明,中醫觀點來看,肥胖主要成因可能和飲食不節、脾胃失調、痰溼壅滯、先天體質、生活壓力等因素相關,可以分成胃腸溼熱型、脾腎陽虛型、脾虛溼阻型、肝腎兩虛型、肝鬱氣滯型等類型。 -
肉類怎麼吃才健康? 與加工肉距離越近心血管負擔越重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46研究的人數超過140萬人,追蹤時間大約30年,研究發現,每食用1.75盎司的牛肉、羊肉和豬肉,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增加9%;吃加工肉類食品則更糟,如培根、火腿或香腸等食品,每食用1.75盎司就會增加18%的心臟病風險,研究結果發表在《Journal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食品科學與營養評論雜誌)。 -
天氣炎熱在家防疫飲食不節制 誘發鼻過敏還以為是染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10李宏信指出,流鼻涕、打噴嚏、鼻塞是鼻過敏的典型症狀,雖好發於季節變換之時,但在夏季期間,若貪涼吃了太多的冷飲、冰品,也可能會誘發鼻過敏,尤其是氣喘患者更要注意,應避免為了一時的口腹之欲,吃進太多冰冷食物,加劇過敏症狀。 -
今年暑假沒夏令營、不能出國玩 宅在家防疫做好吃點心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06建議幫孩子準備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魚肉、非基改豆類),一天可攝取共4-6份(1顆蛋=1杯牛奶=1/3手掌的肉類=1份)。魚類相較於其他肉類飽和脂肪含量低,富含EPA、DHA,有益於孩子腦部發展,建議每週至少準備兩次魚類料理。 -
「火燒心」合併吞嚥卡卡恐是癌? 食道癌好發這些族群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760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7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2,778人,108年死於食道癌人數為1,983人,不管是新增罹癌人數以及死亡人數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