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飯前
-
配合醫師規範飲食+運動 糖胖症男子從5L變2L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789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教學部主任鄭畬方表示,糖胖症是糖尿病和肥胖的合稱,近年來國人飲食習慣西化,偏愛高油、高糖和高熱量等食物,過胖者越來越多,且罹患糖尿病風險較一般人多出4倍。 -
用藥NG行為「補吃」最常見 專家提供建議避免副作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45謝蕙霞藥師指出,「補吃」是3大用藥NG行為之1,也是造成病情控制不好的主因,如有類似情況,應要掌握「時間切半」原則。例如,醫生指示4小時吃藥1次,萬一超過2小時沒吃藥,就建議不要補吃,避免距離2次服藥時間太接近,導致藥物在體內濃度過高,增加副作用風險。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恐導致胃癌 研究:風險高出5.6倍
癌症新知 / 胃癌3016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表示,胃癌是因人體胃部黏膜細胞異常增生繁殖所致,屬多因素疾病,主要起因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胃部慢性發炎,進而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或產生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最後惡化為胃癌。 -
老人家嚼不動、吞抹落莫大意 吞嚥障礙恐致吸入性肺炎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8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副理事長王亭貴表示,年齡並不是導致吞嚥困難的主因,而是隨著年老而產生的中樞及周邊感覺運動系統退化,而面臨咀嚼、吞嚥能力漸弱,除衍生營養不良問題,也可能導致長者在喝水、進餐時因嗆咳引發吸入性肺炎,嚴重時甚至阻塞呼吸道危及性命。 -
慢性病風險「腰」知道 調查:5成青壯族半年沒量腰圍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245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分析調查,40歲以上受檢者中,35.5%有代謝症候群(男性35.5%,女性35.5%)。另根據107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顯示,18至39歲超過半年沒量過腰圍有52.1%(男性51.2%,女性53.2%),40至64歲有50.8%(男性47.6%,女性53.9%),65歲以上有36.9%(男性36.7%,女性37.2%);而18至39歲從未量過腰圍有7.7%,40至64歲有13.8%,65歲以上有33.2%。 -
腹痛未必是腸胃問題 也可能是缺氧性心臟病在發出警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114為何心血管堵塞會引發胃痛胃疾等問題?陳玠宇解釋,心臟下壁的神經感知位置就在胃部附近,許多病人自訴慢性上腹部悶痛,很容易被診斷為腸胃道問題,以陳先生為例,體重過重,屬於胃食道逆流高風險族群,因此,容易被忽略可能還有缺氧性心臟病。 -
老翁不明原因黃疸 竟是急性E型病毒性肝炎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73860幾歲的賴先生年初因疲倦、噁心、嘔吐、胃口不佳、厭食及頭痛,合併茶色尿、皮膚蠟黃等症狀而緊急就醫,檢查報告一切正常,但黃疸升到14.82居高不下,加上肝功能異常,最後才確診為國人少見的急性E型病毒性肝炎。 -
想要控制好睡眠? 日本營養師提供飲食建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813飲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睡眠,那麼不能睡覺的時候,或希望好好睡上一覺的時候,又該吃什麼食物?來聽聽至今已經指導過5千多人飲食的日本管理營養師伊達友美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