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颱風
-
這5種NG蔬果清洗法 恐越洗越毒把殘留農藥吃下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2過去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曾表示,趕著搶收搶種的蔬果,如颱風來前搶收的,因市場價格較好,容易忽略農藥使用的安全採收期,所以有可能農藥殘留較多;非時令蔬果的病蟲害會較多,生長不易,所以非得使用許多農藥、催熟劑等,才能對付病蟲害,使其結果、碩大。 -
登革熱防疫大戰 專家:關鍵在冬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75台灣每年10月至11月是登革熱高峰期,因全球暖化問題,台灣登革熱的疫情先在2002年突破5,000例,而後2014年,在高雄爆發了二戰後最大的疫情,共有上萬名報告病例;到了2015年高雄、台南2縣市疫情齊發,共超過42,000名病例,更重要的是,有209名病患死亡。 -
施打疫苗有好心情 可增加抗體濃度提升防護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715但你知道嗎?現在有研究表示,施打疫苗時的心情好壞,會影響藥物在體內的效果,研究刊登在《腦,行為和免疫期刊》(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
露營地烤肉正夯 潛藏危機非知不可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27縱觀目前露營區,地上不時有紮營的釘子、碎石;營友帶的卡式爐、焚火台、木炭、煙火、鞭炮以及其他未知的危險,如蚊蟲蛇獸、落石、雷擊、暴雨等,部分業者在官網上並未提醒消費者不可使用電鍋、烤箱、暖爐等電器用品,以防電線走火,種種情況都讓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堪慮,更顯現公共意外責任險的重要性。 -
雙颱夾擊成災 健保署保障民眾就醫權益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261若民眾因水患期間無法持健保卡就醫,各特約醫療院所備有「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例外就醫名冊」,只要醫療院所在名冊上填寫就醫日期、就醫類別(門、住診)、姓名、出生日期、身分證號、連絡電話及地址後,即可以健保身分就醫。 -
颱風過後清理家園不打赤腳 以防感染三大疾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13疾管署疫報顯示,105年共接獲55例類鼻疽通報個案,其中3人死亡,進一步分析病例發生時間,均集中在9月、10月、11月等颱風季節過後的月份。 -
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 中西醫合併抗癌成顯學
癌症新知 / 腸癌4289大腸癌患者普遍為多食蛋白質、高脂肪、高膽固醇、低纖維且缺少運動。大腸癌初期少有症狀,當患者感到腸道阻塞、便秘或出血時,多已是末期。人生中醫診所院長楊永榮博士表示,當便血或大便中帶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大便變細、總有便意、腹痛、腹脹、體重減輕、胃口變差、貧血或長期痔瘡出血不止,尤其是便血中帶有黏液時,應立即請醫師作進一步檢查。 -
罐頭食品挑選有訣竅 牢記「三心二意」原則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842罐頭食品緣起於戰爭時期,人們偶然發現放在密封容器內的食品,以高溫加熱後,可以長時間貯存而不會腐壞。雖然當時人們並不瞭解原因,但隨著時代的演進與食品加工技術進步後,才逐漸揭曉。原來高溫加熱是為了消滅造成食品腐敗的微生物,而密封容器,則可以保護食品不被外界環境的微生物所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