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類固醇藥物
-
7旬翁背痛以為拉傷 檢查發現骨鬆引發壓迫性骨折導致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38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洪立偉指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骼疾病,起因於造骨細胞與蝕骨細胞之間的不平衡,早期並不會產生疼痛,因此許多人往往在骨折發生當下才知道骨頭已經無法承受外力傷害。 -
水晶體熟透再進行白內障手術? 醫:誘發青光眼風險增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795眼前一片霧茫茫,小心可能不只是眼睛疲勞,尤其60歲以上的年長者,需留意是否罹患白內障。不過,眼科醫師林芸萱也提醒,一般而言,白內障多發生在年紀較長的人,但也有部分20、30歲的年輕人因為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眼睛受到外力撞擊,或有高度近視者,也可能會出現白內障。而最讓白內障病患與家屬困擾的事情莫過於人工水晶體的選擇,由於目前人工水晶體的種類多元,許多民眾對於白內障手術應植入哪一種人工水晶體毫無頭緒,甚至有病患會直接請醫師自行幫他決定,林芸萱醫師建議,由於人工水晶體植入後就是用一輩子,民眾應做好功課、審慎評估與選擇。 -
老花眼突然看近變清楚別高興太早 醫曝:恐白內障初期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673老花眼和白內障都是長輩常見的眼睛老化現象,不過當老花眼突然消失,千萬別高興得太早,眼科醫師李光洲表示,老花眼看近突然變清晰時,務必要謹慎看待,這有可能是白內障因晶體澎脹變厚,抵銷了部分老花的度數,造成老花減輕的現象,是白內障初期的症狀。 -
中國因素與大型活動等4原因 指揮中心預測疫情將上升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2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5)日宣布新增16,012例本土病例,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表示,與上週四相比增加5%,目前疫情已開始有逐漸上升現象,然還在預期中。境外移入68人,死亡個案為37人。 -
網購詐騙多!名醫肖像遭盜用賣假藥 治療耳疾沒有仙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22李宏信醫師指控,有許多不肖業者盜用他的照片移花接木,將西醫治療藥物改成斗大的「草本藥物治療耳鳴」、「耳聾痊癒」等字樣,搭配一系列假案例,企圖藉此增加假藥可信度,販售給耳疾患者,但耳疾並沒有仙丹可以快速治療痊癒,舉例來說,突發性耳聾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指3天以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發生超過30分貝聽力喪失的急症,需把握發病後的7天黃金治療期,拖愈久治療效果愈差,且治療方式是循序漸進,需經過醫師診斷給藥,並非來路不明的藥物就能治癒。 -
今日+18571!本土降至2萬例以下 2歲女童MIS-C住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8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宣布新增1萬8571例本土個案及40例境外移入,另增147例本土中重症、61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新增病例數較昨減少601例,減少3.1%;如與上周同期相比,減少幅度更大,達23.6%,減少5738例。 -
本土+19172!死亡+60 9歲童確診後6日因MIS-C住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2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2)日宣布新增19,172例本土個案,52例境外移入,60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新增1例特殊中重症,個案是名9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曾接種1劑疫苗,先是發燒快篩陽性確診,經治療後病情好轉,但後來又持續發燒,並出現全身皮疹、草莓舌等疑似MIS-C症狀,住院後給予免疫球蛋白等類固醇藥物治療,現已康復出院。 -
增3例兒童MIS-C最小個案為1歲童 添1例次世代疫苗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0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新增1例接種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後的死亡個案,同時新增3例MIS-C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3例MIS-C;首先是年紀最小的1歲男童,未打疫苗,無慢性病史;在9月14日確診,10月14日有發燒等症狀,懷疑有MIS-C住院,檢查出心包膜積水、腹水,給予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後,病況好轉,已經在10月25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