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預防血栓
-
冬天長者血循差雙腳冰冷走路痛 急性「腳中風」恐截肢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87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 血管阻塞發生的機會大幅增加,長輩們除了要小心天冷引發心臟血管硬化,可能併發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外,也要高度警戒包括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輕者影響走路、跑步痠麻無力;重度阻塞者則面臨壞疽(乾枯發黑)、截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 -
新冠確診者血栓風險高! 醫:這類患者2次染疫更嚴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126關於新冠病毒增高血栓發生機率的原因,侯盈仲醫師說明,病毒感染會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進而影響人體內皮細胞的抗凝血功能,促使血小板活化產生凝血,進而造成血栓的情況發生。 -
心悸莫輕忽!慎防「心房顫動」 這可能是中風隱形殺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48常常心悸、胸悶、頭暈?小心這可能是中風的隱形殺手「心房顫動」,即便初期症狀輕微,甚至讓人無法察覺,但心房顫動所造成的危害卻是相當嚴重,包括心臟衰竭、中風、下肢血栓等,還可能會喪命。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7日舉辦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志維,與民眾分享如何遠離心房顫動的中風風險? -
過年不吃藥怕當藥罐子成迷思? 藥師糾正錯誤用藥觀念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09王平宇藥師說明,低鈉即是高鉀,部分血壓藥會抑制血鉀排出,在服藥的狀態下吃高鉀食品,恐致鉀離子過高,導致腎臟負擔或心律不整。諸如此類的情況對應到糖尿病患者亦然,年節常見甜品如年糕、八寶飯皆為高糖份的精緻品,若是病人在晚睡晚起、出遊三餐不固定的情況下服藥,易有血糖波動的風險。 -
「小胖老師」袁惟仁腦溢血變植物人 慎防出血性腦中風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5158資深音樂人「小胖老師」袁惟仁在2018年因腦溢血昏倒,而近況為2020年10月他在住處休養時,因跌倒再次昏迷,現在已不能對人有反應,醫師判斷已接近「植物人」情形。 -
幼童發燒長紅斑、手指脫皮? 小心「非典型川崎氏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11小兒科常見的典型川崎氏症常有草莓舌與手指破皮,近年來發現許多疑似川崎氏症,但又無法完全符合診斷條件者,稱為非典型川崎氏症,約占全部川崎氏症的15%。 -
氣溫驟降慎防猝死憾事 植物萃取物保養血管彈性助循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14邱永偉醫師建議患者每日服用銀杏葉萃取物來幫助改善循環,並且搭配每日3次1ml仙楂萃取物滴劑,胸悶和手麻的狀況有了大幅改善,整體氣色也好很多,患者同時決定戒菸,改善生活習慣來維護自身健康。 -
跟生命賽跑的主動脈狹窄 這3種人工瓣膜該如何挑選?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33主動脈瓣狹窄初期大多沒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就像啟動了倒數計時器,嘉義長庚心臟外科副教授黃耀廣醫師指出,患者在出現胸痛、昏厥、心衰竭等症狀後的平均存活時間,分別剩下5年、3年、2年。建議要進行手術介入,更換損壞、狹窄的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