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靜脈血栓
-
腿部腫脹發紫竟是血栓造成 延誤就醫嚴重恐有截肢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42為避免治療過程中產生肺栓塞,手術中先使用了下腔靜脈血栓過濾器(IVC filter)放置,在確認血栓阻塞部位後,以機械性血栓抽吸裝置(AngioJet)與氣球擴張術(balloon angioplasty),配合複合式血管手術方式清除血栓與改善血管狹窄部位,最後再留下溶栓導管以血栓溶解劑(Urokinase)持續注射治療4天才逐漸穩定病情,後續並配合口服用抗凝血劑治療慢慢緩解腫脹後1周順利出院。 -
多名長者打AZ後死亡 專家:須考慮慢性病與人口背景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13本周全國各縣市多針對80歲以上長者施打牛津AZ疫苗,不幸陸續約10多位長者傳出打完疫苗後死亡案例,要不要讓家中長輩打疫苗,讓人產生有點猶豫,中研院學者何美鄉在臉書呼籲,不要被數字嚇到了,需要考慮機率運算外,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也 -
擔心新冠疫苗副作用? 專家整理懶人包破除10大迷思!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6623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指出,新冠病毒很有可能成為長期流行病毒,一旦感染就有2%至4%的死亡率,目前歐美核准的疫苗能將近100%預防重症住院,且台灣總不能一直依靠邊境鎖國來對抗新冠病毒,部分國家也正研擬疫苗護照,唯有接種疫苗建立保護力才是解決新冠疫情的根本之道。但近半年來,網路充斥著許多似是而非的訊息,以致造成民眾緩打甚至不打。 -
8千萬人曾患腦中風 剖析「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86世界中風組織表示,腦中風是高死亡率與致殘率的疾病,但幾乎所有的腦中風是可以避免的。由於腦中風常留下許多後遺症,而成為台灣國人慢性殘障最重要的原因,有三分之一將造成終身殘廢,三分之一中度殘廢,生活部分需仰賴他人照顧,剩餘三分之一則為輕度功能障礙,即使可以回歸社會和自我生活照顧,身體動作已大不如前。 -
多血症恐引發中風! 真性紅血球增生症導致血栓釀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21新竹台大分院內科部血液科邱柏儒醫師說明,仔細評估病人之前的健康檢查報告,發現病人在近5年都有血紅素上升的現象,而且越來越高,最近1次血紅素已經接近20g/dL。但病人表示之前都有去捐血,捐血中心也沒有不讓他捐血啊!所以這個問題應該還好吧? -
AI人工智慧不僅改變生活 也正在改變你我的醫療行為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62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北醫)近年在院長陳瑞杰的領導下,積極導入智慧醫院,他認為在進行人工智慧前,全院數位化是必經過程。「這幾年北醫團隊在數位化的建置上已經趨於完整,無論從掛號、報到、繳費、加護病房,甚至到給藥系統等,都可見人工智慧(AI)的蹤跡,能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與照護品質。」
-
每天久站9小時「蜘蛛網」爬上小腿 致命肺拴塞風險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87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李孟霖說,靜脈曲張為常見的血管疾病,好發於需久站或久坐族群,如司機、銀行從業人員,以及開刀醫療人員、站櫃小姐、空服員、老師、餐飲業服務員、廚師等。 -
20歲粉領肩頸僵硬全身無力 以為感冒竟是腦中風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007雙和醫院中風中心主任‧神經內科醫師陳龍說,「腦中風是造成死亡與失能的主因」,發病後3小時內為黃金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