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電玩遊戲
-
衛生福利部公布首次數位性別暴力調查 男同志風險最高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635數位時代上網已成日常生活,但你曾在網路遭受「數位性暴力」嗎?衛福部保護司16日公布我國首次數位性暴力狀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18至74歲民眾數位性暴力終身盛行率為59.4%,1年內盛行率則為47.7%,其中以男同志(非異性戀男性)風險最高。 -
眩暈症好發族群不分老小 重度使用3C年輕人尤其當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76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年長者是因為內耳功能退化、小孩則是內耳功能發育不完全所導致,而在現今3C科技時代下,常見許多年輕人手機或平板不離手,長時間使用眼睛、加上過勞現象,都可能誘發眩暈症。 -
疫情間守護心理健康!安排休閒活動 可降低憂鬱症風險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35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這2年多來疫情變化不斷,面對各種變異株來襲,民眾陷入擔憂及不安當中,面對看不見盡頭的疫情,該如何維持心理健康?根據1份2022年1月發布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健康期刊》的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持續參與休閒活動有助於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也能改善心理健康。 -
10歲常打電玩社交能力差 女孩影響更勝男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99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社交能力有限的兒童可能會增加打電玩的時間,因不須處理面對面社交時造成的尷尬與掙扎,且某些遊戲需團體互助合作,會讓他們覺得彼此有凝聚力,像自己可掌握與他人間的關係。另外,電玩通常更融入男孩的文化中,成為社交重要組成部分;而女孩傾向少而親密的關係,但常打電玩的女孩由於缺乏和同儕一起互動、練習社交技巧的機會,可能更加孤立,也影響社交能力。 -
電玩成癮危害大 青少年拒學情況嚴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753個性內向的宇杰,上了大學後,並未參加社團,也很少與同學互動,下課後就回到宿舍,上網玩連線遊戲,與網友們一起破關、聊天、找秘笈,現實生活中朋友不多,但網路世界裡卻能獲得許多肯定。 -
寒假長時間使用3C產品 電玩成癮問題大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86「不要再打電動玩具了!」寒假期間,孩子不用上課,家人互動頻率增加,但親子關係可能變得更緊張,不少孩子整天埋頭打電動、玩手機遊戲,家長因此大聲吼罵。醫師建議,家長應該規劃孩子玩電玩遊戲的時間,即使放假,生活作息也需規律。 -
沉迷電玩將列疾病 WHO明確指出三症狀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82網路、電玩遊戲的成癮現象已經日益受到重視,去(105)年就有新聞報導指出,南韓政府欲將電玩遊戲與酒精、依賴性藥品、網路、賭博一起歸類為5大上癮物,並視同疾病進行管理。 -
狂擠痘痘留痘疤 中藥草敷臉改善凹痕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4511「開學後常見許多來求診的年輕病患臉上出現白的、紅的和黑的痘疤,整張臉看起來像花貓。」鄭愛蓮中醫師解釋,青春痘要等冒出白頭時才能擠,千萬不要在痘痘未成熟時,就手癢拚命擠,否則容易留下痘疤。若自己在家護理時,應先做好手部清潔,然後擠掉痘痘白頭,緊接著再擠一、兩次讓髒血流出,然後擦上萬用優碘或者中藥草本水消毒,翌日傷口出現結疤後,讓其自然脫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