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關節痠痛
-
打AZ引發蕁麻疹!中醫紫蘇葉泡澡 緩解症狀暫時止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03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因新冠肺炎影響,民眾已陸陸續續施打相關疫苗,常見副作用為接種部位疼痛、發燒怕冷、關節痠痛,但部分民眾會出現皮膚搔癢,形狀像被蚊子咬過,除了打AZ疫苗發生蕁麻疹,也有碰到打莫德納的民眾同樣有蕁麻疹情況,發生於打疫苗後數小時或幾天後,通常代表身體起了免疫反應可對抗病毒,並非是對疫苗過敏,但是影響生活作息,仍須就醫治療。 -
夏天久待冷氣房肩頸痠痛? 醫師揪「5個冷氣病肇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38坊間有很多「排毒」專家會說,整天吹冷氣不出汗,毒素無法藉由汗水排出,所以才會生 「冷氣病」。其實汗液中絕大部分是水分,以及微量鈉離子等電解質,無法排毒並不是汗水沒流出來,而是體溫沒有熱到出汗,體熱就很難達到一定的溫度,讓血液循環更通暢,而且很容易疲累。 -
晨起連刷牙、扭毛巾都困難 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恐找上門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44恩主公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郭孝齡醫師指出,當體內的免疫系統錯亂時,持續產生抗體及細胞激素侵犯組織器官,使身體持續發炎,就可能是所謂的自體免疫性關節炎,常見症狀為關節紅腫熱痛或晨僵,若延遲就醫,嚴重恐導致不可逆關節變形與相關共病,如虹彩炎、乾癬、發炎性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目前臨床上常用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醫師會依患者病況搭配不同的藥物組合。隨著醫學技術進步,近年已發展出多款治療自體免疫關節炎且獲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及早使用除可緩解關節症狀,亦可同步預防相關共病產生。 -
新增8例境外移入 2名印尼移工第3次採檢才確診新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96台灣今(12)日一口氣增加8名境外移入新冠患者,分別自印尼(4例)、美國(3例)及英國(1例)入境,當中3名入境患者是移工,分別持有抗體或病毒陰性報告,11月28日時都在集中檢疫所採檢陰性,12月10日檢疫期滿前再採,今日陽性確診,指揮中心強調,個案應在病程晚期,不易擴散病毒。 -
上海傳出台灣入境新冠確診者 桃園新增登革熱感染個案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01上海再度發布疑似在台灣確診個案,1名台灣入境民眾,新冠病毒核酸檢驗出陽性,今(30)日中午通知我方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在台接觸者目前正在調查中;另一方面,衛福部疾管署發布,新增1名登革熱確診個案,出現在桃園中泰里。 -
中醫治療「後天養先天」 小腦萎縮症3管齊下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130常有人將小腦萎縮和漸凍人搞混?小腦萎縮症主要是脊髓及小腦脂質性病變到萎縮的狀況,因患者走路搖搖晃晃,又稱為「企鵝病」;運動神經元疾病、神經周邊神經系統萎縮則稱為「漸凍人」。雖然兩者皆為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的退化性疾病,但因病變部位、致病因素不同,則臨床病徵也不一樣。中醫師張賜興表示,小腦萎縮症通常有平衡感異常、動作遲緩、寫字不順、走路不穩、容易跌倒、吞嚥困難、容易嗆到、口齒不清、眼球震顫、複視等10大症狀;漸凍人則屬於反映在肢體動作的神經性退化,肌肉會逐漸萎縮到無力,而兩者都容易出現口齒不清、構音或吞嚥困難及步態不穩的症狀。 -
天氣冷就是想泡湯! 皮膚科醫師提出泡湯4大好理由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961其實,泡湯有益身體健康的功效相當多。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如果泡湯方法正確,具有美膚、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治痠痛、減重等好處。 -
水痘病毒感染力強 施打1劑疫苗難保不復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38在公費接種政策實施前,幾乎每個人都得過水痘,甚至有約6成孩童在小學前就已出過水痘,在疫苗問世後大幅降低感染風險,但可別以為接種疫苗後就不會出水痘,調查發現,近5成父母認為,打1劑公費水痘疫苗就可預防感染,而專家指出,打了1劑後,仍有千分之3機率感染機率,建議補打第2劑,以免成年後還要承受皮蛇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