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關節疼痛
-
30歲女子長期膝蓋疼痛 微創軟骨修復術助她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28「醫師,我的膝蓋好像壞掉了,已經好幾年不能好好蹲下。」這是一位30歲女性患者在門診裡說的第一句話。她長期受到膝蓋疼痛困擾,不僅無法跑步或運動,甚至連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包括蹲下、上下樓梯、長時間站立,都變成折磨。她嘗試過物理治療、護具支撐,疼痛仍舊揮之不去。 -
中國屈公病疫情嚴峻! 金門2民眾赴廣東旅遊返台確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000中國廣東屈公病疫情嚴峻,金門兩名民眾於10月初至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旅遊,返家後陸續發燒、關節痛、紅疹等症狀,就醫採檢後確診。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中國7月爆發屈公病疫情,迄今累計2萬多例,近1週新增約2000多例,國人前往當地工作、旅遊,務必做好防蚊措施。 -
樂齡族動起來!老年生活精彩不打烊 網推這些休閒活動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675隨著人口高齡化,樂齡生活的品質日益受到關注。對樂齡族群而言,休閒娛樂不僅是消磨時間,更是維持身心健康、保持心情愉悅的關鍵。更重要的是,還能有效拓展交友圈,讓老年生活依舊多采多姿、不孤單。《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樂齡休閒娛樂」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樂齡休閒娛樂排名有哪些。 -
進出冷氣房膝蓋痛別忍 醫分析微創膝關節鏡手術優勢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019重仁骨科醫院陳良美醫師表示,臨床上若透過觸診或X光檢查即可判斷,多數初期患者採取保守治療便能獲得良好效果。對於輕度症狀者,透過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配合復健治療與生活習慣調整,大部分都能明顯緩解,不一定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接受手術;然而,若在常規檢查中無法找到明顯病灶,但患者仍持續感到關節疼痛,或藥物控制與復健效果有限,導致生活不便甚至行動受限,則建議可考慮透過微創膝關節鏡手術,來改善疼痛並提升生活品質。 -
硬皮症影響超出想像! 情況嚴重恐造成器官硬化、衰竭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5651你可能聽過硬皮症,但可能對硬皮症並不了解。硬皮症(Systemic Sclerosis, SS)也稱全身性硬化症,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自體免疫疾病,致病原因不明,許多人因其名稱而誤以為只影響皮膚,但事實上,硬皮症的影響範圍遠超乎想像。其主要特徵是結締組織過度增生而沈積在皮膚、血管之中,造成皮膚緊繃、硬化及血管內壁細胞異常增生,引發血管阻塞性疾病;也可能發生於身體其他器官,如:肌肉、關節、心、肺、消化道等內臟器官。因此症變化最常出現在皮膚,造成皮膚硬化,故稱「硬皮症」。 -
調整走路姿勢竟能緩解膝蓋疼痛 個人化步態訓練助減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68隨著台灣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退化性膝關節炎已成為中高齡族群的隱形殺手。根據統計,40歲以上民眾有近四分之一飽受膝關節疼痛困擾,許多人長期依賴止痛藥物或面臨手術換關節的命運。然而,美國猶他大學領導的最新研究為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僅調整走路時的足部角度,就能達到與藥物相當的止痛效果,甚至延緩軟骨損傷的進展。 -
不吃藥、免換關節 研究:1訓練可延緩膝關節軟骨損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880隨著台灣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已成為中高齡族群的隱形殺手。根據統計,40歲以上民眾有近4分之1飽受膝關節疼痛困擾,許多人長期依賴止痛藥物或面臨換關節手術。然而,美國猶他大學領導的最新研究為患者帶來新希望,僅調整走路時的足部角度,就能達到與藥物相當的止痛效果,甚至延緩軟骨損傷的進展。 -
慢性疲勞等於體虛?是身體在求救 3大診斷條件需留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301名30歲從事夜班工作的男性因長期作息顛倒、壓力大、飲食重口味又缺乏運動,導致體重逐漸上升,並長期感到疲倦。工作數年後,近日在健康檢查中發現肝指數飆升至100,雖沒有B型肝炎、C型肝炎等,但卻有中度脂肪肝的問題。經過尋求中醫協助,配合治療及調整生活習慣,如:少吃重鹹、睡前3小時不進食等,疲倦感已明顯改善。接下來的目標便是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戒酒與減重,讓身體更輕鬆與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