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長期臥床
-
60歲婦長期臥床發病2日死亡 長期在家臥床沒有接觸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39今(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日24例新冠確診個案,分別為18例本土病例與6例境外移入,死亡個案增加4例,當中1名60多歲女性,無接觸史發病僅2日死亡,全台累計已有15,453例確診。 -
半年內1根骨頭竟斷了2次! 醫師揭關鍵原因是長輩大忌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8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楊瑞成說,「老年人經不起摔、跌倒」,但因下肢關節退化、肌肉萎縮無力、中樞神經系統或內耳病灶等原因,成為高風險跌倒族群。 -
本土增27例多縣市「+0」 陳時中:政策朝向慢慢開放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26距離3警戒期限7月12日僅剩不到1周,多個縣市都恢復「+0」個案數,今(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27例本土個案,台北市14例最多,新北市11例次之,彰化縣有1名個案外,屏東Delta群聚再增1人,增加17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多數新增病患未有不明感染源,疫情非常穩定。 -
3級警戒孩子在家運動不足 肌肉與足弓發展受阻成隱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40台灣全國第3級警戒持續,學生已在家學習1個多月,無法出門活動,當然體育活動也幾乎沒有,日本經歷新冠肺炎疫情1年多,許多學齡孩童都歷經多次在家學習,小孩戶外活動減少同時也阻礙肌肉與骨骼發展,未來發生「運動障礙症候群」風險跟著升高,摔倒與骨折機會增加,將來長期臥床危險恐提高。 -
接種後死亡新增35人 解剖16人無發現與疫苗直接相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77今(22)日中心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5例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個案,包含16女與19男,年齡介於41至91歲,當中25人是75歲以上年長者,3人50歲以下,有16個案家屬接受解剖確認死因,15例有心血管疾病。 -
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猝死頻傳 陳亮恭建議4類人先暫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88接種疫苗後,哪些身體反應需要留意?何時又該儘速就醫?對此,陳亮恭坦言,目前全世界的經驗非常有限,但過去有相關研究指出,這類的猝死案件有7成與「心血管」有關。因此,建議民眾在施打後的「前3天」,除了量測體溫外,多針對血壓、呼吸、心跳等「有關心血管代謝的指標」進行量測,以防它們慢慢在變化,而我們卻不知道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
到底是記憶變差還是得了失智症? 專家教你簡單判斷!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915「醫生,我先生都會一直問同樣的問題,才剛講過的話,馬上就忘記。他從前愛看電視,現在卻連遙控器都不會用,而且常搞不清楚白天、黑夜。」老太太一臉擔憂地說,「前幾天出門去散步,結果竟然在公園迷路,走不回來。怎麼會這樣啊?」 -
在家防疫也要防跌! 家有老人居家環境安全掌握5要領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5095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中,約每6人,就有1位在1年內曾有跌倒的經驗(占15.5%),而依衛生福利部歷年死因統計,跌倒也是導致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2位。跌倒會造成頭部受傷、骨折等,嚴重跌倒則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曾經跌倒的長者常因害怕再次跌倒,而在生活中更依賴家人,使健康照護上的需求及複雜程度增加,並花費更多人力及金錢,國民健康署呼籲長者及家屬,防跌要從生活小細節做起,規律運動、維持居家環境及用藥安全,都是防跌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