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重要性
-
從事志願服務降低孤獨感 研究:每年滿1百小時有成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444根據1份2022年11月發表於《老年社會工作期刊(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的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不僅讓人覺得人生有意義,還可以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的情況下。 -
腳中風延誤治療恐截肢! 心律不整患者出現警訊速就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1468歲的阿銘長期患有心律不整,日前右腳突然變黑、冰冷且疼痛,忍了3天不見好轉,決定至奇美醫院急診就醫,發現右腿動脈血管血栓堵塞導致血流中斷,右腳已陷入危險缺血狀態,隨時有截肢風險。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療團隊立即幫阿銘安排緊急取栓手術,清除血栓恢復血流,並進行筋膜切開術,減少缺血再灌注後的壓力增加及腫脹,成功挽救了病人的右腳。 -
健康體位很重要!國健署推出減重遊戲 助兒童擺脫肥胖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64國民健康署表示,為了協助孩童擁有健康體位,推出全新「兒童健康體位大富翁」遊戲,宣導「FIT健康3核心」,包括Fitness(身體活動)、Intake(飲食)和Teamwork(團隊合作),並鼓勵親子共同參與,引導孩子養成健康習慣,為未來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礎。 -
台灣凍卵協會推醫療性凍卵公益計畫 鼓勵癌友保留生機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6170台灣凍卵協會於29日舉行「TEFA公益希望計畫」記者會,希望藉此鼓勵女性癌友透過醫療性凍卵,來保留自己的生育機會,實現擁有孩子的夢想。活動現場更邀請了金鐘紅毯主持人,陳明珠來擔任公益大使,呼籲社會大眾共同關注醫療性凍卵議題,給予癌友更多希望與選擇。 -
「異物吞食5大魔王」愛搗蛋? 兒童誤食異物自救錦囊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59根據新竹臺大分院統計,112年起至今共受理43件兒童異物吞食案,其中傷害最大的是巴克球、磁鐵、鈕扣電池、水晶娃娃、尖銳物等物品,需要內視鏡或手術取出,嚴重時會造成胃部或小腸穿刺傷。新竹臺大分院北區兒少保護醫療整合中心今(24)日舉辦記者會,小兒部醫師陳政宇強調,「尖銳物、磁鐵、電池、膨脹物、腐蝕性或酸物質」被堪稱為異物吞食5大魔王,請家長一定要妥善放置相關物品。 -
小傷口不容輕忽!建立「傷口衛生」觀念 擺脫反覆感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3147歲的黃先生, 2021年3月因穿著一雙不合腳的鞋子,不停摩擦下導致雙下肢出現傷口,自有傷口後至2023年一直在醫療院所治療,期間又聽信偏方,腳及傷口均未曾碰水,並以燙傷藥膏自行換藥,但傷口一直未見好轉。直至2023年8月,黃先生到奇美醫院傷口照護特別門診尋求專業協助,經診斷後,確認病因為雙下肢靜脈潰瘍合併傷口感染。 -
生命最後的禮物!器官捐贈不留遺憾 3D列印撫慰家屬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272年多的抗癌過程,小婷在醫院不斷往返,展現治療的決心與積極,且從不喊苦,日前,小婷主動安排安寧緩和醫療、器官捐贈及身後事宜等,並親自邀請家人參加「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成功為自己生命做決定的同時,也緩解了家人在面對艱難選擇的壓力,在小婷離世後,她捐贈「眼角膜」幫助需要的病人,讓愛延續下去。 -
肺炎疫苗施打未達3成! 醫:肺炎恐致腦膜炎、敗血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78以往公費疫苗接種季,總提醒年長者「一手臂打流感疫苗、一手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但今年催打口號則換成「左流、右新」,台灣活力老化推展協會理事長吳玉琴表示,今年疾管署相關宣導並未提到「65歲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呼籲政府應加強宣傳多元性,並將肺鏈疫苗接種率納入「長照機構評核具體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