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重複感染
-
黃立民直指今年是流感大年 莊人祥:流感確實蠢蠢欲動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61疾管署統計,近期流感確診人數上升,單週新增89例,比上上週的51例更多了。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日前提到,今年恐有最多400萬人會在新冠疫情下感染流感。今(20)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坦言,流感病毒正在「蠢蠢欲動」,在邊境開放後,確實會有新的流行。 -
逾1.4萬人重複感染 羅一鈞:符合者可領口服抗病毒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95今(13)日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重複感染的判定條件:只要民眾在確診後3個月內,又有新症狀且病況惡化,家用快篩或PCR證實是陽性,並由醫護人員通報後即判定為確診。要做的事與初次確診者相同,需開立隔離通知等 -
40歲男3個月內重複感染死亡 國內累計1.1萬人重複感染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7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7)日宣布新增26例死亡,最年輕的個案有2名40多歲男性,其中1人為重複感染。這位重複感染個案有風濕免疫疾病,主要是系統性血管炎病史,接種2劑疫苗,在5月中與7月底確診過,且在2次確診收治住院後,併發十二指腸出血、沒菌血症、敗血性休克,經積極治療後仍於8月28日過世。 -
本土+41021!死亡+26 4旬男有慢性病史疑重複染疫歿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3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7)日宣布新增41,021例本土個案,275例境外移入,26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最年輕死者2名為40多歲男性,分別有接種2劑、3劑疫苗,本身具有慢性病史,其中1位甚至分別在5月及7月PCR陽性過,恐疑似是重複感染而死亡的案例。
-
染疫後仍頭痛、憂鬱? 長新冠症候群主動就醫不要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74很多民眾感染新冠之後會出現一些後遺症,有些看似很輕微的症狀,其實都是跟神經系統有很大的關聯性。漢銘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彰基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志明表示,如果有出現感染前和感染後很大的區別,請民眾務必要就醫,檢查腦部裡面或是四肢的神經系統,是不是出現了問題。若出現症狀首先可以多休息,從日常生活作息開始調整,如果依然還是持續有這些症狀,就應前往醫院「新冠肺炎康復後整合門診」尋求專業的協助。 -
雙北BNT幼兒疫苗開打 趁開學前及早接種保護孩子健康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8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不斷示警民眾注意BA.5疫情,幼兒應及早接種疫苗以防MIS-C發生。台北市與新北市宣布幼兒BNT疫苗開放接種6個月至4歲(未滿5歲)幼兒BNT第1劑接種,於8月27日起開打,提醒家長踴躍多加運用。 -
疫情高峰再襲?確診不具無敵星星 羅一鈞:將重複感染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9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4)日宣布新增28,397例本土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下周單日確診人數將突破3萬例,呼籲尚未接種疫苗的兒童盡快施打疫苗。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坦言,「重複感染」是下一波疫情的重要特徵,因BA.5免疫逃脫的特性,可能感染過BA.1、BA.2的人將感染到BA.5,且自7月份通報重複感染個案為2500多位,占目前確診的「萬分之五」,預計人數將持續增加。 -
「7+7、0+7、3+4」霧煞煞? 居隔天數懶人包1次稿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730新冠疫情大流行,隨著國內本土病例數下降,入境居家檢疫放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持續更新防疫措施,但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入境者防疫到底是要「7+7」或「0+7」還是「3+4」呢? 《NOW健康》為大家整理防疫小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