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醫病
-
週三起65歲以上快篩陽性 經醫師評估可用Paxlovid治療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77指揮中心今日宣布,自5月18日起,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性,可就近至診所,或遠端請醫師評估,開立Paxlovid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
65歲以上快篩陽開藥中央地方有共識 快篩已技轉5團隊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92近日有立委在社群網站質問,政府在2年前編列2314萬預算研發快篩試劑,指揮中心提出回應。 -
5月14日起3類人快篩陽性 親友可送快篩結果給醫確認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3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宣布,為提供老人等無法使用視訊,或未能成功預約視訊診療之民眾評估確認快篩陽性結果管道,自5月14日起,開放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及居家檢疫3類對象快篩陽性時,可委由親友攜帶健保卡及快篩檢測卡匣或檢測片至診所或負責居家照護之責任院所或衛生所請醫師確認。 -
類風濕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難控制? 善用健保藥治療達標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0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若沒有好好控制,不僅可能面臨關節破壞的失能風險、降低生活品質,還可能併發容易感染、心血管疾病、骨鬆和憂鬱症等疾病。由於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無法根治,但若能在確診後及早治療,有助於延緩病程、減少關節腫痛不適,還能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
全台每8名成人有1人腎病變 三高危險群尤應慎防高腎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1台灣每8名成年人中,約有1人腎臟病變,盛行率達1成2,病友人數超過200萬人。衛福部國健署以及相關醫界代表共同呼籲,三高族群應定期接受尿蛋白與腎絲球過濾率(eGFR)檢測,了解腎臟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如何防止COVID-19病毒變種? 研究:疫苗+社交距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05大疫年至今已有2年多,在2021年底橫空出世的Omicron曾因其快速傳染力使得全球一度緊張。Omicron自降重症率換取稍高的傳染裡,取代重症率偏高的病毒前輩Delta,造成東亞國家如香港、南韓、日本等國面臨新一波疫情。台灣有賴積極防疫政策與民眾配合,讓疫情逐漸趨緩,但我們還是要擔心,COVID-19會不會又有新的變異株誕生? -
攝護腺癌治療新趨勢 精準治療為轉移性病人帶來新曙光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3936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吳文正表示,針對轉移性去勢療法無效的攝護腺癌,目前已有精準醫療的標靶藥物,臨床上能有效延緩疾病惡化、提升病人整體存活率。精準療法的出現,可幫助BRCA基因突變的轉移性攝護腺癌病人重新強化治療目標,也為部分病人在化療之前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
腎功能自我檢測「泡水高貧倦」 口服新藥延緩洗腎人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15藉由醫病共決,使病患能夠遵照醫師的囑咐,在即將進入尿毒症前,透過調整藥物減少腎臟負擔、改善腎臟功能;及讓病人保有生活品質且延緩透析時間,是腎臟科醫師一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