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郭克林
-
高尿酸血症吃素有好處 北慈研究證實可降3成腎病風險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277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飲食上被禁止攝取高嘌呤食物,包括動物內臟、畜肉、水產等皆需忌口,主要是因為嘌呤易使人體尿酸濃度過高,對於尿酸代謝異常者,恐造成痛風,嚴重還會導致腎臟損傷。那麼患者應該吃什麼好呢?對此,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帶領團隊,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進行素食飲食後,對慢性腎臟病發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發現素食能有效降低31%的併發風險,研究成果甚至登上國外知名期刊《Nutrients》。 -
糖尿病採蔬食飲食模式 台北慈濟證實:可降腎病變風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30台灣糖尿病人口不斷增長,至今超過200萬人,糖尿病患者一旦血糖控制不穩便容易造成腎臟損傷,進而引發慢性腎臟病變,甚至造成末期腎臟病而需要仰賴透析維持腎臟機能。對此,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帶領研究團隊分析糖尿病患者進行素食飲食型態對慢性腎臟病發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發現能有效降低32%的併發風險,研究成果獲國外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刊登。 -
吃素能延緩腎病? 專業醫師告訴你真相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226「慢性腎臟病」是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在台灣,罹病者就高達200萬人,每年藉由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人口更達7萬人以上。慢性腎臟病可分為五期,前兩期患者的腎功能尚有正常人腎臟的60%,但已開始出現蛋白尿、血尿等症狀,第三、四期分別邁入中度、重度腎衰竭,會有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的情形;第五期則是末期腎臟病變,身體已無法排除體內代謝廢物與水分。 -
慢性腎臟病全球盛行率高 茹素飲食可降低罹病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70郭克林以其發表於《營養學》期刊中的〈素食與慢性腎臟病〉研究說明,醫療團隊分析2005年至2016年於台北慈濟醫院接受自費健康檢查的40歲以上民眾,將5萬多筆資料依其飲食習慣分類,統計、分析檢驗相關數據,結果發現純素食者、奶蛋素食者,罹患腎臟病的風險較雜食者降低了14%至18%。 -
不忍伴侶長期受苦 老妻捐腎救夫成佳話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530臺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郭克林指出,不管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都無法徹底清除腎衰竭患者體內毒素與代謝廢物,對於末期的腎衰竭病患而言,腎臟移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不過,能成功換腎的病友卻是少之又少,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台灣每年等待腎臟移植者約7,000多人,但實際移植者僅約2、300例。腎臟移植技術相當成熟,但願意活體捐腎者卻不多,以2018年為例,全台活體捐腎者僅有166例。 -
皮膚癢到受不了 竟是腎臟病在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878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表示,腎臟病友常因尿毒素及鈣缺乏、磷過高,刺激中樞神經或副甲狀腺,而引發皮膚癢;再者,腎臟病友多數是中老年人,其皮膚本來就較乾燥、角質化明顯,且皮脂腺會隨年紀增長而漸漸萎縮,汗腺分泌代謝也不佳,產生電解質異常,刺激皮膚造成慢性發炎搔癢。 -
腎性貧血非老化現象 置之不理恐危及生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995收治患者的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郭克林說明,張阿嬤腎臟功能萎縮情況嚴重,血液中的肌酸酐濃度是3.1mg/dL,血紅素只有8.9g/dL,低於標準值12g/dL。經由「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療3個月,提高造血能力後,血紅素上升到接近標準值的11.6g/dL,肌酸酐濃度也降到2.7mg/dL。讓阿嬤精神變好,身體症狀和生活品質都獲得明顯改善。 -
慢性腎臟病 低蛋白飲食延緩洗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92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郭克林指出,造成泡泡尿的原因很多,不見得與腎臟病有關,但可視為慢性腎臟病的警訊。其實慢性腎臟病患者若採取低蛋白飲食,配合酮酸胺基酸營養劑,平均可延緩洗腎半年到一年,提醒民眾注意日常保健,關心自身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