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過敏免疫風濕科
-
風濕免疫疾病不只有類風濕性關節炎 還包含乾癬、異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38關節紅腫難癒、反覆抓癢破皮的皮膚病,其實可能不是單純的退化或過敏問題,而是免疫系統失調引發的疾病。風濕免疫疾病涵蓋範圍廣泛,從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皆屬其範疇。隨著診斷技術與治療藥物的進展,透過「多元整合」的治療策略,能顯著改善病患長年不適,提升生活品質。 -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傷關節 醫:別輕忽肺部纖維化共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141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中約有20%至30%的會出現間質性肺炎,其中有10%至20%的病友甚至肺部比關節更早出現症狀,而間質性肺炎也是肺部病變最常見的形式。肺臟一旦受損,進一步降低肺活量、妨礙肺部的正常功能,並造成呼吸困難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許多研究也發現,間質性肺炎若未及早發現並適當治療,其死亡率會是一般類風濕性關節炎的3.3倍,5年存活率比許多癌症更低。 -
口乾舌燥不只是缺水! 這型口乾症患者恐有淋巴癌風險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607口乾會造成口水變少、變濃稠,除了會造成蛀牙、口腔黏膜傷口癒合變慢,嚴重者會有舌頭灼熱感,甚至出現念珠菌感染,不可不慎!口腔或喉嚨乾燥所形成的不適,可能會導致病患在日常生活中需時常經常額外補充水分,在生活上產生一定程度的困擾。 -
7旬嬤關節痛狂吃止痛藥1年多 經檢查手指關節竟已變形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75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石孟潔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通常會成「對稱」的方式,像是手腕、手指、腳踝等關節症狀都會是左右同時出現,且該疾病不只會侵犯關節,有些案例會伴隨關節以外的症狀,像是異常疲勞、發燒、心血管系統疾病、間質性肺纖維化和骨質疏鬆,甚至併發乾燥症(眼乾、嘴乾),鞏膜炎。 -
僵直性脊椎炎與背痛哪裡不同? 專家揭常見症狀及用藥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494每年5月20日為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為響應這個日子及支持受此疾病困擾的病友,亞東醫院特別於今(20)日起,舉辦為期一周僵直性脊椎炎衛教活動,期望提高大眾對僵直性脊椎炎的認識。 -
感冒、氣喘怎麼分?「棄喘」掌握3要點 不再反覆發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30孩子開學後一直感冒,咳嗽都沒好,要小心可能是氣喘發作,依據衛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未滿12歲兒童的氣喘盛行率為5.6%,而1年內因為氣喘發作,至急診就醫者則有9.2%,因氣喘患者的呼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易受刺激物影響,若控制不佳易反覆發作,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及生命健康。 -
近1成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終身洗腎 國衛院揭致病關鍵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19自體免疫疾病位居台灣10大重大傷病排行的第3名,也是門診第3常見疾病,一旦罹患此種疾病,免疫系統將會持續攻擊各個器官,導致長期發炎,近1成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必須終身洗腎。國衛院成功發現自體免疫疾病關鍵致病機制,去磷酸酶DUSP22、泛素酶UBR2可作為新藥物開發標靶,前者還可用來預估腎臟疾病風險。 -
僵直性脊椎炎症狀多!患者胸痛以為心梗 求診驚誤會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54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王愷君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錯亂的免疫系統攻擊中軸及周邊關節的關節炎,最容易影響脊椎跟骨盆交界的薦腸關節,甚至是腰椎、胸椎、頸椎部位,造成背痛、僵硬等不適,尤其症狀會出現在清晨或久未活動時,若民眾出現症狀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應提高警覺儘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