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運動習慣
-
鼻過敏是「神經」在作祟 醫曝1方法避免復發終結困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16過敏性鼻炎和感冒症狀相近,都可能產生流鼻水、鼻塞等症狀,有時不易區分。簡單來說,感冒是因病毒感染造成,嚴重甚至會出現發燒;鼻過敏患者通常不會發燒,但可能合併眼睛癢、起皮疹等。感冒往往7至10天可好轉;鼻過敏除非透過治療、手術或排除過敏因素,否則症狀不會消失。 -
3旬女味覺異常!快篩又沒確診 檢查發現是胃食道逆流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83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指出,味覺異常發生原因可能是局部或是全身問題影響,局部的問題包括舌頭、口腔、鼻腔疾病還有胃食道逆流;全身的問題包括藥物副作用、內分泌異常及腎臟疾病等。 -
長新冠腦霧是大腦3原力失調! 6大自救法擺脫腦霧困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36新冠疫情流行至今,國內累計確診數超過600萬人,部分民眾在染疫完後還出現長新冠後遺症,像是乾咳、頭痛、腦霧、失眠等症狀,飽受疾病之苦,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10月1日舉辦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蔡睿蘋,以「新冠後遺症:頭疼、腦霧又失眠 專家解鎖長新冠症候群」為主題,與民眾分享如何對抗長新冠。 -
血壓突然飆高恐致腦病變! 專家提醒:就醫前做3件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71王火金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若血壓高於180mmHg沒有馬上治療,恐有腦病變的風險,也會對於多重器官造成損害、血管硬化,甚至形成血栓;因此平時的血壓控制相當重要,需善於疏導情緒壓力,飲食清淡、多攝取新鮮蔬菜、保持規律作息,如有肥胖或失眠問題也必須積極治療,並配合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控制血壓。 -
讓肌肉成為免疫調節器官 醫師提醒「運動增肌」抗百病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788與病毒共存已是全球因應疫情的趨勢,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流感疫情,以及10月13日大開國門的時刻,讓你的肌肉也成為免疫調節器官吧。 -
大肚腩原因找到了! 研究發現:睡太少脂肪會集中腹部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438「肥胖」不僅是愛美的男女永遠都在對抗的敵人,肥胖容易引發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是新冠肺炎的高風險族群,是醫療界與政府想解決的難題。不少台灣人也面臨相同困境,晚上不睡覺躺在床上滑手機,造成睡眠情形不佳以及眼睛疾病以外,連帶影響到的重點區域,便是腰圍。研究發現,清醒的時間越長,人越想進食,身體活動量並未增加,暴肥指日可待。 -
為什麼得做有氧運動?不只維持心臟健康 還有這些好處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898一般來說,運動可分成3種:有氧運動、重量訓練、伸展型運動,有氧運動與其他2種運動最大差異在於,心跳會加快鍛鍊到心肺功能,同時促進血液循環。加上有氧運動時會喘代表氧氣輸送量多,可增強心、肺、血管功能。對於本來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剛開始運動時總覺得上氣不接下氣,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心肺功能有問題。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建議,若有疑慮可以先去釐清自己的心肺狀況。 -
運動竟然不會瘦!受新陳代謝影響 長期下來體重恐不變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526每日能量消耗受到限制的廣泛證據告訴大家,要讓每日能量消耗有長期、有意義的變化,是非常難透過運動實現的。不管怎麼運動,燃燒的能量都很難改變,但要知道運動對健康依舊是不可少,會讓人保持健康、活力,只是對體重沒有什麼作用。那麼要對付肥胖,最好把注意力集中在吃進身體的能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