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運動習慣
-
耳鳴嗡嗡叫別不理會! 醫示警:恐因焦慮引發精神疾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68近期季節交替,日夜溫差變化大,民眾除了要防範流感病毒,部分民眾還可能會因為耳朵暴露在冷空氣中過久,以致耳朵血液流動緩慢,引發耳鳴的症狀。資深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指的是內耳自發性地產生聲音,而造成耳鳴的原因至少有數10種,除了天冷可能誘發耳鳴以外,聽力減退、病毒感染、藥物中毒、外傷、噪音及鞭炮音響傷害,過勞焦慮及精神壓力等,都可能是造成耳鳴的原因。 -
兒童愛喝1飲料、營養不均、不運動 釀成肥胖還連累腎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91小時候胖,長大還可能繼續胖,也成為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的候選人。調查顯示,台灣逾4分之1的小學生屬於過重及肥胖,專家擔心,如果未能均衡飲食、多多運動、控制體重,未來洗腎人數恐愈來愈多。 -
心肌梗塞猝不及防! 醫曝:出現心絞痛徵兆應高度警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97近年,不少名人因突發心肌梗塞而驟逝,例如台語歌王郭金發在舞台上演唱到一半時猝死、演員高以翔錄製大陸綜藝節目時倒地不起、知名導演明金成當爸爸1個多月後猝逝,以及上個月才離世的「鳳梨哥哥」簡義隆、柯賜海死因也都是心因性休克,實在令人不勝唏噓。其實心血管疾病是累積而來的,一旦發生往往猝不及防,不過專家指出,平時若能多加留意血管保健,讓血液循環通暢,是有助於降低心肌梗塞的機率。 -
運動紓壓又能做公益! 董氏合作台塑推動「樂動校園」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884董氏基金會於疫情期間持續推展樂動校園推動計畫,在雲彰地區獲台塑企業及長庚科大長期支持,並於今(13)日在雲林四湖國小、雲林東勢國小兩校舉行激勵表揚日活動,鼓勵同學們持續養成運動紓壓的習慣。同學每跑一圈操場或每完成跳繩100下,台塑就會捐出1元,支持董氏基金會持續推動憂鬱防治工作。樂動校園推動計畫至今為止與董氏基金會已合作12個學期,在彰化、雲林地區累積影響至少6,600位師生養成運動紓壓習慣、提升運動量。 -
心肌梗塞不是裝支架就好! 醫示警:未落實管控易復發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7657歲的張女士本身患有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8年前突發急性心肌梗塞,經醫院緊急治療,放置3支冠狀動脈藥物支架後,持續進行藥物治療,情況控制穩定。然而,患者後續就未再回診,也沒有規律檢查與藥物治療,今年因胸悶不適回診,再次發現冠狀動脈有嚴重堵塞,需要安排心導管手術,但張女士卻在住院前突發2次心肌梗塞,到院前心臟驟停,經救護人員急救後,雖恢復心跳並迅速打通冠狀動脈,但因腦組織缺氧,3個多月了,仍處於深度昏迷狀態。 -
節食減肥易復胖!網友列瘦身食物清單 教你吃出好身材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481節食減肥是不少人經常採取的較激烈的方法,但不正常飲食除了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其實也更容易復胖。那究竟三餐該吃什麼,才能維持好身材又不傷身體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瘦身食物」相關話題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各類瘦身食物網路聲量排行。 -
高血壓最新標準! 醫曝:防治從「治療」趨向「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022高血壓的危險族群注意!台灣高血壓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在2022年5月,將高血壓的標準從140/90mmHg下修至130/80mmHg,血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預估可降低約26%至3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衛福部國健署有針對40歲以上民眾進行公費的成人健康檢查,其中就有包含血壓及慢性代謝疾病的檢查,每3年可免費檢查1次,根據檢查結果找出疾病或代謝問題,建議民眾不妨多加利用。 -
幫肝減脂!減重少飲酒 控制「脂肪肝」遠肝癌、肝硬化
癌症新知 / 肝癌2484不論是在電視廣告或網路影音,大家多少聽過「脂肪肝」,但你了解多少呢?近年脂肪肝的人數有增加趨勢,且多數人毫無症狀,體檢時才赫然發現自己有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