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農作物
-
濕重節氣穀雨到!黃耆、陳皮聯手 利水消腫、調理脾胃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27「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諺有云:「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的到來象徵著告別春寒料峭的天氣,氣溫逐步升高,伴隨著雨水的增加,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然而,隨著大氣的濕度及溫度兩相提升,濕邪及熱邪也將交織作亂,若是未能及時遏止,將使病情蔓延至炎炎夏季,因此仍須加以防範。 -
小心鎘暴露! 長庚研究:新冠重症患者尿液中鎘濃度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13林口長庚醫院研究團隊今(16)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發現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尿液中鎘濃度明顯高於輕症患者,且隨著重症患者的尿液鎘濃度越高,其臨床癒後越差!該研究成果已刊登在2024年3月的國際知名期刊「環境健康(Environmental Health)」。 -
消費者別擔心!買到農藥超標蔬果 正確清洗可消除危害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998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顏瑞泓表示,蔬果有農藥殘留並不直接等於危害,民眾若想降低風險,選購蔬果時可挑具驗證標章的產品,處理食材時不聽信偏方,用流水沖洗方能去除農藥。 -
全球暖化別再浪費食物!綠飲食正夯 營養師教你這樣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539全球暖化加劇,氣候變遷對人類的生活環境造成威脅,減少溫室氣體是世界各國目前刻不容緩的重大課題,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可以透過「綠飲食」來支持保護環境,對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
根莖類蔬菜保持新鮮秘訣大公開! 控糖推薦3低GI蔬菜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86飯桌上常見洋蔥、芋頭、竹筍等,皆屬根莖類蔬菜,是許多大人、小孩平時補充營養的重要來源,但許多人卻不知道根莖類蔬菜的保存方法,一不小心就會放到變質或發芽,為了幫助各位能正確保存這類蔬菜,農糧署於臉書發文分享有關根莖類蔬菜的正確保存位置,提供民眾參考。 -
網傳國產3項農作曾驗出米酵菌酸! 農業部澄清假訊息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937有媒體報導國產鳳梨、杏鮑菇檢測出米酵菌酸,且木耳可能遭受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Burkholderia gladioli pv. cocovenenans)感染,對此,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專家嚴正澄清,國內未曾出現鳳梨與杏鮑菇檢測出米酵菌酸之報告,也未有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存在台灣農業生產環境並造成作物病害之紀錄。 -
小心吃到毒蘿蔔!消基會抽驗白蘿蔔 農藥殘留驗出11種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503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揭露,根據去年11月至12月期間抽驗全台7縣市,共18件白蘿蔔的農藥驗檢結果,有5件農藥殘留不符法規,不合格比率有28%,其中殘有的農藥不只1種,甚至某個樣品竟驗出高達11種農藥。 -
立冬養身食譜公開!飲食採遠3白、近3黑 進補暖胃禦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60立冬是冬季的開始,氣候將逐漸寒冷,養身應以補腎藏精、養精蓄銳為主,藉由進補增加熱能。針對民眾立冬補冬的習俗,中醫師莊可鈞表示,飲食上要遠3白(糖、鹽、豬油),近3黑(黑芝麻、蘑菇、黑米),民眾可多吃瘦肉、雞蛋、魚類、豆類等料理,也推薦大家自煮「羊肉暖身湯」、「山藥胡蘿蔔牛肉湯」暖胃補充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