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轉動
-
姿勢不良恐引來頸性眩暈 這些族群應特別小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569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分析,像作業員、工程師等需要經常維持同一姿勢的職業,或者長時間低頭、用不正確姿勢滑手機、使用3C產品,長期下來便可能造成頭頸部血流不暢而引發「頸性眩暈」。 -
幼童害怕鑽牙聲拒看牙醫 這樣做幫孩子遠離恐懼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859國泰綜合醫院一般牙科醫師謝宗慈表示,不少小孩都害怕看牙,只要一坐上診療椅就馬上扭動、哭鬧,不肯乖乖配合,這會加重治療的困難與危險性;因為小孩嘴小,要以高速轉動器械治療已有一定的困難度,若小孩又因為緊張亂動,尖銳器械很容易刮傷口腔,甚至割傷舌頭。 -
藝人工作壓力大 因眩暈症中斷事業不在少數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637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多種原因都可能引發眩暈,門診中,不少患者為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引起,梅尼爾氏症又稱為內淋巴水腫,也常被稱為「壓力病」,過度緊張、焦慮、生活壓力等因素造成內耳血管收縮,血液及養分供應不足時引發內耳神經萎縮、壞死,或是內耳三半規管因淋巴液腫脹,壓迫神經而造成眩暈。 -
分床睡、副食品、學步期 3階段訓練寶貝自主能力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46培養孩子獨立,是1件需要練習的事,必須從寶寶時期做起!透過分床睡、吃副食品和學步期3個發展階段,慢慢地訓練孩子的自主能力,不但可以讓成長的每一步踏得更穩健,同時也能逐漸養成孩子獨立的性格。 -
學生族暑期狂熬夜 日夜顛倒眩暈來敲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880眩暈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漸漸與年紀無關,只要有壓力、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皆會造成眩暈。眩暈發生成因不只因為老化,也與生活作息密切相關,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若長期熬夜、日夜顛倒也容易造成自律神經失調而使眩暈找上門,而這類型病因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
虎媽育兒追求完美 要求嚴格壓力大眩暈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25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背後潛藏許多成因,其中以梅尼爾氏症最常見,梅尼爾氏症又稱為「壓力病」,根據門診觀察,不少患者發病時,多處於生活、工作上正面臨沉重壓力時,巧合的是,個性以一板一眼、完美主義傾向者居多,這類型的人壓力一劇增,更容易誘發眩暈症。 -
眼藥使用有順序 不同劑型應間隔5分鐘才能發揮療效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7957眼藥的點法因應不同類型(溶液劑、懸浮液、凝膠或藥膏),停留在眼睛的時間就不同,使用懸浮液時,要先搖晃瓶身10下左右,確保每次滴入的眼藥水濃度均勻,才能發揮作用,使用時頭部可向後仰或仰臥,眼睛向上看,將下眼瞼往下拉呈現袋狀,再依據藥袋上指示的藥水滴數滴入,接著輕閉眼睛,緩慢轉動眼球,使藥水均勻分布在眼角膜上,此時也可輕輕按壓眼睛內側靠近鼻子的地方,避免藥水從鼻淚管流出,也不要頻繁眨眼或緊閉雙眼,以免擠出藥液影響療效。 -
老翁早年車禍病根未除 椎間盤突出頸痛手麻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350中醫認為「腎主骨、肝主筋」,腎為先天之本,中醫治療頸椎骨刺和椎間盤突出,講求治根本,一方面治療麻痺和疼痛感,另一方面加強肝腎功能和血液循環,除前1個月療程兼顧內外調理,後續仍應配合吃藥粉三個月來鞏固療效,方能收取最佳成果。只要身體調養好,自然能抵抗衰退,除非再遭受車禍、外力重擊等,否則治療好後五年內的復發率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