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轉動
-
天冷加上溼氣重 中醫提醒避免溼疹爆發內外除溼不可少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616皮膚問題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皆有關聯性,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氣受阻,就會發生皮膚癢、起疹子的症狀;再者,體內溼氣主要靠脾胃代謝,若代謝不佳,脾胃轉動效果不好,就容易引發皮膚病灶。此外,與肝腎系統也有關係,肝腎系統虛弱相對排毒能力也會變弱,腎氣不足、元氣不佳,代謝功能就差。中醫治療多數採用荊防敗毒散、防風通聖散等,倘若體內溼氣較重會以三仁湯加強排溼,一般會建議患者在飲食中多攝取薏仁有助於健脾利溼,薏仁飯或四神湯皆可,透過長期食用能達到明顯的食療效果。 -
男子壓力大眩暈嘔吐難熬 積極治療遠離誘發因子免再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20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該名患者因為工作壓力與疲勞造成免疫力下降,導致耳朵的前庭神經受到病毒感染,引起前庭神經炎,通常這類型的症狀發作得較突然,且可能持續數天。而與耳部前庭系統相關的還有良性陣發性眩暈,是由於頭部轉動時,前庭系統的耳石脫落,但眩暈症狀會在數秒之內結束;另外還有梅尼爾氏症,當內耳淋巴液過多無法順利排出時,就會導致水腫阻塞,產生耳鳴、眩暈等症狀,症狀可能持續數分鐘或長達數小時。 -
中樞性眩暈vs.末梢性眩暈 平平都是眩暈有何不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02李宏信說明,眩暈的成因大抵可分為2大類,一為中樞性眩暈,成因多半與腦部疾病有關;二為末梢性眩暈,此類眩暈則多半由內耳病症所引起。在臨床上,前者多為漸進與持續性的發作,且較少激烈性的天旋地轉;後者的發作型態則多為突發性或漸進性,發作時症狀也較劇烈。 -
皮蛇入侵耳朵未根治 恐留下眩暈、耳鳴後遺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307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帶狀皰疹病毒就是俗稱的「皮蛇」,發作時背部、頭部、耳朵,甚至私處都有可能會長。上述婦人就是遭到病毒入侵耳內三半規管,造成內耳功能受損,才會引發眩暈。當皮蛇長在耳朵,可能會造成耳痛、眩暈、耳鳴或聽力受損等現象,一定要及早治療,否則可能引起更嚴重的症狀,如顏面神經失調。 -
金馬影后眩暈住院擔心醒不來 可能原因有這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968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眩暈是因為內耳的平衡系統出了問題,主要是內耳淋巴液積水腫脹壓迫神經所致,原因在於內耳血管因膽固醇或血脂肪沉澱所造成的阻塞,進而使血流不暢通,加上生活壓力過大,血管過度收縮,導致內耳神經因缺血而萎縮。通常會產生眩暈,也可能是耳石脫落、前庭性神經炎、中樞性神經病變、梅尼爾氏症等病症所引起。 -
現代人用眼過度飽受飛蚊症擾 排除病理性因素中醫有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509鄭愛蓮說明,飛蚊症在古籍中又稱「雲霧移睛」、「蠅翅黑花」,貼切地形容了患者的視覺感受。其形狀可能是點狀、細絲、蚊蟲形,甚至是雲霧等,數量可多可少,這些影像會在轉動眼珠時跟著移動。過去在診所曾診治過1名從事業電子業,年約60歲的男子,他的飛蚊症病史已近30年,從未積極治療,直到半年前因症狀加劇,可見的飛蚊數量增多,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才求助中醫調理。 -
爸媽運動找孩子一起 全家人相揪動起來有助情緒穩定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275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董氏基金會2020年5至6月期間,以6都青少年為對象進行調查,從回收2,222份的有效問卷中發現,放學後或假日,近7成受訪者「沒有」和父母親一起運動,4成8「每周1至2天」會一起運動,青少年無法和父母親一起運動的原因前3名為「父母親工作/家務忙,沒有時間」、「課業繁忙,沒有時間」、「自己/父母親沒有運動習慣」。 -
前總統李登輝病逝享耆壽98歲 因吸入性肺炎住院174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322台北榮總今(30)日晚間對外公告,前總統李登輝於同日19時24分,因敗血性休克與全身器官衰竭逝世,享耆壽98歲(民國12年1月15日至民國109年7月30日)。台北榮總副院長黃信彰表示,前總統李登輝因有多重慢性病抵抗力較弱,雖全力救治仍因反覆感染無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