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身體質量
-
孕婦體重過度增加 恐引發子癲前症危及母嬰健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42亞大附醫產房主任魏沛秝表示,子癲前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是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疾病,可能成為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因之一。該患者懷孕時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35,體重80公斤,且妊娠20周以後,間隔6小時以上2次血壓測量皆超過140/90mmHg,並合併全身性水腫,確診為子癲前症。 -
貪吃成胖子! 120公斤男成功減重遠離高血壓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975台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表示,當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等於30就屬於肥胖,根據統計顯示,有4成國人體重過重,其中15%至18%為肥胖,8%至10%屬於病態肥胖。 -
新生兒體重過輕 成年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03根據歐洲研究協會的研究結果,在1組患有第2型糖尿病的蘇格蘭成年人中發現,出生時體重低於2,893公克的人,比起出生時體重大於3,572公克的人更早罹患糖尿病。 -
告別久坐習慣 輕量運動也能帶來健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43有研究發現,久坐不動的時間長達2周,即使是健康的人身體也會出狀況,包括心臟和肺部健康下降、腰圍增加,體內脂肪和脂肪肝機率也會上升。研究在巴塞隆納舉行的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會議上發表。 -
男性身體脂肪分布 與高侵略性攝護腺癌風險有關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3最新的研究進一步發現,脂肪在體內的特定分布可能扮演1個重要的因素。該項研究由哈佛大學研究團隊所執行,研究團隊透過電腦斷層掃描來分析受測男性的身體脂肪分布,並評估追蹤1,832名被診斷患有和死於攝護腺癌風險的冰島男性長達13年。 -
心情不好就大吃 研究:肥胖與社經地位有關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313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說明,社經地位是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主要是低社經地位者在尋求健康資源的能力相對較弱,其中肥胖又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上述的研究發現也與此現象相呼應。邱弘毅呼籲,政府應努力營造健康的飲食環境,讓不同社經地位的人都能獲得較健康的飲食,進而避免肥胖風險,以降低健康不平等帶來的衝擊。 -
病態性肥胖只能靠手術? 他這樣做減重32公斤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66對於病態性肥胖患者來說,胃繞道、胃縮小等外科手術為主要治療方法,不過,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中醫研究團隊則研發出中醫減重模式,透過補養臟腑陰陽、調理氣血津液,讓身體功能逐漸恢復正常,只要能恢復代謝脂肪功能,就可以健康減重。 -
肥胖嗜睡鼾聲大 小心罹睡眠呼吸中止症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759740多歲的王先生為貨車司機,每天在高速公路奔波送貨,3餐均外食,當然也沒時間運動,以致於啤酒肚越來越大,最近半年自覺精神不濟,好幾次開車時竟然打瞌睡,另一半也常被他的鼾聲吵醒,在家人規勸下就醫,確診為睡眠呼吸中止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