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身心科
-
憂鬱症不是一時心情不好 心理諮商幫助你解決負面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738「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涂喜敏說明,憂鬱症依照嚴重性及時間性分成輕度、中度、重度,根據個人狀況症狀也不同,心理諮商能有助於個案改善情緒,看見希望感,有被人理解的感覺,並透過引導解決個人難題。 -
提升記憶力關鍵!活化大腦NMDA受體 增強記憶與認知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6616專家建議確診輕度或中度認知障礙時就應及早介入,透過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的改變提升腦部功能,也可以考慮輔以複方活性胺基酸和植物萃取精華,活化掌管記憶與認知的核心NMDA受體。 -
抗癌不是1個人的事 7家醫院試辦以癌友家庭為中心照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921國健署今(24)日舉辦「家庭同心,癌友放心」記者會,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罹患癌症之後,必須承受身、心、靈與經濟上的重大衝擊,癌友很難獨自承受如此大的壓力,對於初次罹癌1年內的癌友,面臨個人身心重大轉變,家庭支持更顯重要。 -
震後易受驚嚇當心創傷症候群! 醫提4方法助心理復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396王浩威醫師指出,地震帶來的創傷,可能引發不少人出現了焦慮和憂鬱等症狀。如果這些情緒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可能會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治療複雜度和難度都相對較高;根據研究統計,對於經歷過創傷事件的高危險族群,PTSD終生盛行率從5%到 75%不等,對心理健康造成龐大的影響,因此,事件之後盡快把握黃金時間來關注心理健康的狀態,是非常重要的。 -
免吃安眠藥就能入睡! 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助緩解失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795逐漸步入中年的小玲因生活壓力大,長期患有頭痛問題,且受困於失眠,經常感到情緒低落和焦慮。然而,她卻又對於身心科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如腸胃不適、白天想睡、全身無力等,感到相當不適。在與亞東醫院精神科李佳儒醫師討論後,決定嘗試減量睡前的鎮靜安眠類藥物,同時進行顱微電流刺激(CES)治療。初次治療時,小玲竟然在治療過程中睡著,且後續順利停用數種鎮靜安眠類藥物,白天工作神清氣爽,倦怠感也減輕了不少。 -
「身心調適假」高中職3月起試辦! 每學期最多可請3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861近年來,大專校院推動「心理調適假」,成效顯著,學生團體希望「心理調適假」可以向下延伸至高中職,教育部表示,今年3月起,開放高中職試辦,但正名為「身心調適假」,每學期學生最多請假3日,且需出具家長同意證明書。 -
老人罹這病易感孤獨及憂鬱? 董氏籲大眾主動關心長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679根據1項2023年9月發表於《臨床腸胃病學和肝臟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相較於沒有消化系統疾病的年長者,患有消化系統疾病者,其孤獨感較高,且與罹患中度至重度的憂鬱症有高相關性。 -
校園事件後勿輕忽孩子身心狀況! 3招助孩童走出傷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674近年校園安全事件頻傳,從同儕互相傷害、自殺行為,一直到割喉(頸)案等,這些事件都對原來平靜的校園環境帶來震憾,相信也令廣大學子和家長憂心忡忡。到底家長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來降低這個衝擊,可說是不斷在考驗家長智慧,特別是對這些在情緒調節及衝動控制發展尚未健全的兒童青少年,若缺少成人適當的引導討論,孩子容易以模仿網路資訊的方式,來處理自己類似的議題困擾,方法容易變得侷限狹隘且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