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身心症
-
告別酗酒人生 戒除成癮症找回健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51臨床研究顯示,長期酗酒會讓人對酒精產生依賴,累積的酒精毒性易造成肝炎、急性胰臟炎、腦部病變及多發性器官傷害。酒癮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持續飲用的量越多、時間越長,停酒後會出現戒斷症狀如手抖、心悸、失眠焦慮,並有40%患者合併憂鬱。嚴重時會出現意識混亂、幻覺,甚至癲癇發作成癮者若有失控的酒後行為,需身心科醫師的協助,脫離酒精生活,避免酒癮復發。 -
想放鬆心情嗎? 看海比森林浴更舒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84這項研究是以紐西蘭威靈頓各個地區的居民為對象,評估他們的壓力狀況,考量了居民的富有程度、年齡差距、性別以及其他種種因素之後發現,每天可以看到海景的人,其壓力值通常較低;而經常看公園看綠地的人,壓力的程度並沒有改變。 -
壞心情甩不開? 專家建議跑步轉換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40有鑑於現代人壓力大,腦袋動得多,四肢動得少,易出現身心症狀。董氏基金會舉辦「吸 吐吐-樂跑So Easy」記者會,教兒童青少年如何破除不運動的心理障礙,提醒國人要養成運動紓壓習慣,活躍身體及心情。 -
累了嗎? 七大錯誤飲食引發疲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64臺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楊忠偉表示,長期持續累積的疲勞,可能引發內分泌系統,造成各種不適,更容易導致肌纖維痛症候群、慢性疲勞症候群等難纏身心症。許多上班族常誤認疲勞上身來自工作忙碌,其實另有其他因素。
-
年後轉職壓力大 失眠、腰酸背痛齊上身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029昱捷診所精神科醫師陳震宇表示,在過去多年的門診經驗裡,發現到一般人常以為職場壓力是因為工作量大,太過忙碌所導致,其實,在深入分析後發現,還有其他原因也會累積難以舒緩的壓力,最常見的就是個人與企業組織文化間格格不入的情形。 -
養成孩子晨跑習慣 幫助長假好收心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05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表示,雖然有8成國高中生認為運動很重要,但除了體育課之外,有固定運動習慣者僅佔5成。美國健康局權威經典名著《身體活動與健康》就建議,透過規律的身體活動,能改善睡眠品質、增進心智健康,建議家長應帶著孩子多運動。 -
北榮:陳水扁重度憂鬱 建議轉介精神專科治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2前總統陳水扁轉送台北榮民總醫院進行檢查第15天,院方召開記者會,由副院長陳光國主持,另有7名醫師共同說明檢查結果。心身醫學科主任周元華表示,陳水扁具有重度憂鬱症,引發各種身心症狀,建議儘速轉介至精神專科,或有精神科的醫學中心治療。 -
痛苦指數飆高 精神官能症患者增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4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王仁邦表示,當身心長時間出現緊張、焦慮、失眠等症狀,若是能於疾病早期甚至未發時就接受專業精神科諮詢與評估,相對上比較容易找出精神疾病的病因,與病患及家屬討論所能接受的治療方式,可完善地規畫適切治療,病患對治療的配合度增加,將會有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