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足部
-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客製化足墊助改善病況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9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表示,患者工作時需長期站立,也經常反覆蹲下、起立清點貨物,假日還參與跑步活動,加上沒有適當的肌力訓練,下肢肌力不足,長期下來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找上身。 -
當你老了如何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業者提供新選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72015年金管會增訂「實物給付型保險商品專章」,除了傳統現金給付外,另可提供實物給付型保險業務。今年8月8日國泰人壽開辦「實物給付型」個人長期照顧健康保險,以政府的長照2.0為給付標準,當保戶符合受理條件時,可選擇長期照顧服務到家中,由中化銀髮專人直接進行專屬照顧計畫,並提供照顧服務與相關資源。 -
關於口服降血糖藥 糖友「藥」知道的6件事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391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張慶名指出,糖尿病是1種新陳代謝疾病,源於人體中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不良或不足,無法有效降低血糖,導致身體無法妥善使用葡萄糖製造能量,造成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過高。 -
打破肥胖基因牢籠 研究發現慢跑對減重最有效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12研究發現,藉由規律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BMI、體脂肪率、腰圍與臀圍的增加幅度,即使與生俱來較多肥胖基因,仍可透過後天的運動改善,例如慢跑、爬山、健走、散步、瑜珈、土風舞或國際標準舞來有效地降低其影響。此外,強度稍高的運動更可弱化肥胖基因的效果,如慢跑優於健走、健走又優於散步。 -
告別「菌男黴女」行列 謹記足部衛生4原則遠離香港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35台中慈濟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林巧容說明,香港腳臨床特徵大致可分為腳趾型、乾燥角化型、水泡型、潰瘍型等4大型態,可能合併出現或接續發生,治療方法各不相同。林巧容表示,張先生香港腳病徵屬於合併型的足癬,治療要訣為選對用藥且正確擦藥,並記住足部衛生「4原則」保持雙腳乾爽,才能告別惱人香港腳。 -
三總成立亞太傷口負壓治療中心 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32三總院長蔡建松少將指出,台灣65歲以上的失能人數超過78萬人,糖尿病足、壓瘡及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等潛在慢性傷口的人口數達20多萬人,如何提高傷口照護品質,加速癒合,成為醫界一大挑戰。 -
身體微循環出現障礙導致缺氧 血壓升高恐是代償反應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994暢銷書《優氧》作者張安之指出,動脈就像馬路底下的大自來水管、微血管如同家裡水龍頭的小水管,大動脈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廚房的小水管堵住了,就算大水管再怎麼暢通也無濟於事。身體的血液從心臟出來,經過動脈接到微血管,再經由靜脈回流至心臟,身體的每個細胞透過微血管獲得所需的營養和氧氣,也透過微血管將身體的代謝廢物送走,這個現象稱為「微循環」。 -
腳中風誤認足底筋膜炎 下肢動脈栓塞險截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88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嘉修指出,造成腳中風的主因是老化及血管動脈硬化,或併有血栓形成,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如阻塞發生在冠狀動脈,就會產生心肌梗塞,要是塞在腦血管,就會造成腦中風,如發生在下肢動脈,則為下肢動脈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