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超音波導引
-
婦經前下背痛!長期復健僅緩解一半 問題竟在薦髂關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99下背痛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診斷可能為椎間盤突出、骨刺、腰椎滑脫等,但事實上薦髂關節不穩定及功能不佳所造成的下背痛也不在少數。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主治醫師董宥汝表示,薦髂關節不穩定並不容易診斷,須透過臨床判斷、徒手復位,甚至是診斷性注射來確認是否為薦髂關節的問題。 -
主婦熱愛拳擊有氧!竟罹患五十肩 專家建議應多元運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2240歲林小姐是名家庭主婦,平時熱愛運動,這些年來會到健身房上拳擊有氧課程,保有不錯身材。但她年初發現左邊肩膀有異狀,左手上舉就覺得疼痛,連扣內衣、梳頭髮都成問題,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正是俗稱的「五十肩」。 -
男後腳跟割傷!縫合後竟無法蹲 醫師採此療法獲得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481名29歲的吳姓上班族,因左腳的後腳跟割傷,傷口約2公分,曾在急診接受縫合手術,但術後長達1個月,腳後跟仍然十分腫漲,行走時一拐一拐相當不適,上下樓梯、蹲下都會有明顯症狀,偏偏工作需頻繁走動,十分困擾。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王弼慧分析,患者後腳跟割傷的表皮傷口雖然癒合,但若處於發炎狀態,恐會導致持續不適情形。最後,患者在復健科做完2次高濃度血小板PRP注射,並同時以超音波導引進行解除沾黏注射,改善腳後跟不適症狀。 -
肩頸勞損可分2種!預防掌握4大原則 醫師提供1招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414現代人生活中習慣依賴3C,長時間低頭滑手機、不良姿勢使用電腦,衍生不少肩頸痠痛等困擾。1名50多歲中年男性,因為後頸枕部脹痛、眼眶酸脹、耳鳴、頭暈、頭痛及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剛開始前往大醫院看了不少科別,做了許多檢查症狀仍持續,最後由骨科醫師將錯位的頸椎關節矯正復位,再利用增生療法強化穩定頸椎結構,搭配針刀技術放鬆沾黏筋膜,後續配合復健伸展運動、避免不良姿勢,症狀已大幅改善。 -
3旬OL低頭族頸椎退化長骨刺 增生治療助恢復不必開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030多歲職業婦女,因工作關係長期需要低頭,飽受肩頸痠痛之苦。檢查發現頸椎退化長骨刺且椎間盤也有脫水之情形。台中市長安醫院復健科陳音翰醫師表示,退化性疾病近幾年來在年輕族群中也相當常見。採用增生治療,將促進組織修復的藥物直接打進受損結構配合超音波導引讓這些藥物直達患處,達到最好的效果。整個療程視患者嚴重之程度、修復能力及選擇的藥物而定,大約須施打3至6次不等,治療成功率約7至8成,對於那些做傳統復健效果不佳,沒有時間長期復健,或是不想開刀的患者,更是適合選擇此種治療。 -
「鈣化性肌腱炎」發作!婦痛到無法舉手 穿衣洗澡遇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69廖太太退休後喜歡做料理,自去年中開始,每當煮菜時左肩都會微微痠痛,症狀也越來越嚴重,不僅左手無法舉高,晚上也會痛到難以入眠,就醫檢查確認是「鈣化性肌腱炎」惹禍,經建議採用體外震波治療,半年後鈣化點已完全消失。
-
婦人患五十肩熱敷電療無效 醫師採超音波注射緩解疼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3750歲林女士4個月前不慎跌倒拉傷右肩,由於多次治療未見成效,經朋友介紹下到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復健科就醫,醫師發現患者患有「五十肩」。在接受2次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後,病人1至2週內疼痛便大大緩解,再搭配物理治療師的徒手治療,1個半月後肩膀的關節活動度已近乎正常。
-
糖尿病患者「這數據」沒控制好 當心致命肝膿瘍找上門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6451名67歲的男子,因雙腳疼痛到醫院急診就醫,理學檢查後發現左腳踝微腫,由於白血球與發炎指數雙雙上升,初步臆斷下肢蜂窩性組織炎,安排住院,並以靜脈抗生素治療。檢查發現病人血糖過高,醣化血色素11.6%,診斷為第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