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語言發展
-
寶寶喝奶總是哭不停? 舌繫帶過緊恐造成小兒吞嚥困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02小兒外科夏肇聰醫生指出,家長多為發現孩童發音有問題,帶至門診後發現為舌繫帶過緊,而舌繫帶的後續治療並不繁複,建議家長多留意孩童狀況,若有發現異狀,即早就醫才可以把握黃金治療期。 -
做過聽力篩檢長大發現還是有問題? 基因檢測1次全知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264最首要的是國家提供的篩檢項目,包含代謝篩檢與聽力篩檢。目前的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有21個項目,這些代謝疾病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造成損害,導致永久性後遺症。 -
疫情在家如何和孩子度過? 親子共讀增進情感正是時候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618孩子的大腦在3歲前會完成80%的發展,因此越早開始越好。嬰兒時期雖然無法瞭解文字意義,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但聽覺卻特別靈敏,此時共讀的重點不在於內容,而是讓寶寶透過爸媽的聲音及語調,得到情緒上的滿足。 -
3歲童罹患頑固性癲癇 大腦半球切開手術治療成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55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楊士弘表示,翁小妹妹出生後一切正常,在1歲半前發育與一般小朋友無異,但2歲時出現異狀,常在玩耍時突然發呆、意識呆滯、右側肢體抽搐,就醫診斷為腦炎導致頑固性癲癇,雖然經過抗病毒及抗癲癇藥物治療後狀況穩定,但3歲時又再度惡化。
-
丟掉4大親子共讀迷思 用愛說故事:從0歲開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72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大環境中形形色色電子娛樂如電腦、電玩、手機等,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未來的身心發展。因此,鼓勵父母應盡早進行親子共讀,不僅對孩子健康有所幫助,也能增進親子關係,並與孩子一起創造共讀的美好回憶。 -
全台新生兒聽損比例高 及早治療避免發展遲緩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81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神經主治醫師暨北護聽語副教授翁仕明解釋,幼兒單側聽損最容易被忽略,由於雙耳聽力的補償作用,並不是全然聽不到聲音,需透過篩檢才可以及早發現。家長照顧聽損的孩子往往面臨較大的壓力,因為即便持續追蹤,稍有不留意,聽力就可能惡化;此外,如果不是在出生後就及時發現,可能導致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 -
3C保母問題多 專家推親子共讀促進腦部成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27臺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別太常讓孩子玩手機、平板,家長應盡早唸故事書給寶寶聽,多陪著一起閱讀,讓孩子愛上閱讀,3歲之前最好養成閱讀習慣,減少對3C產品依賴,減少對眼睛的危害。 -
魔鬼藏在細節裡 保護孩子視力不只「抗藍光」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742近年來有許多新聞報導指出,生活中的3C藍光會傷害眼睛,但藍光會如何對眼睛造成影響?嬰幼兒又應該如何正確使用3C產品呢?阿包醫生這次特別諮詢我的學妹,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黃柔蓁醫師,來為各位爸媽做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