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認知功能障礙
-
國外研究久坐不動增加失智風險 +10運動防大腦萎縮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98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引述2018年發表於PLOS ONE期刊,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35位非失智、45至75歲的中老年人,結果發現久坐與腦部內側顳葉厚度減少相關,而該區域主要為掌管海馬迴及記憶功能。推測久坐可能會減少腦神經新生、血管生成及神經突觸可塑性,並且增加發炎反應,而影響了海馬迴的健康。 -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找對科別妥善治療有助延緩病情惡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224依據台灣失智症盛行率推估,至2019年底,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口,其中65 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為7.78%(約28萬人),也就是說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智症的影響,已經是全世界共同的挑戰。然而,失智症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民眾又該如何區分正常老化與失智呢? -
不讓大腦提早老化 預防失智症飲食與睡眠是2大補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890高齡人口會帶來健康危機及社會問題,50歲過後,隨著年紀增長,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隨著年紀而逐漸萎縮、變小。台灣過去的調查發現,6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18.8%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而失智症患者則有8%。失智症是緩慢進行、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增加家庭壓力和經濟負擔。 -
天冷外出保暖要做好 家有失智症患者尤應提防走失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906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對環境改變的調適比一般人弱,有時也會失去判斷溫度冷熱的能力。因此,隨著冷氣團來到,照顧的家人需要特別注意,準備好保暖衣物,不要讓失智者暴露於寒冷中,以免發生危險。 -
台法合作破解小兒腦部惡性腫瘤機轉 陽明大學揭謎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9根據統計,兒童族群中樞神經腫瘤的總體發生率每年10萬人有2至5人,至於台灣癌症基金會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約有120至140位新發個案,多數個案為偶發性病例,無家族病史。 -
老人家牙口不好肉吃得少 B12不足失智風險增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313研究團隊推估,因為吃太少肉而讓失智風險提高的原因,可能和維生素B12攝取不足有關。美國有雜誌曾經報導,美國塔夫斯大學人類營養抗衰老研究中心(Human Nutritrion Research Center on Aging)科學家Jean Meyer發現,缺乏維生素B12的話,可能會引起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因此,為了降低失智風險,肉類食物還是得適量吃一些,但蔬菜水果也相當重要,必需營養均衡才健康。 -
止痛策略多管齊下 手術免驚慌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79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主任醫師洪明輝表示,開刀後的傷口疼痛是所有手術病人最立即感受到的不適症狀,開刀前的恐懼甚至會加劇手術後的急性疼痛程度,手術期間有效積極且多管齊下的術後止痛(multimodal postoperative analgesia),能夠加速病人術後恢復的速度,同時減少因為疼痛引發的各種併發症,包括肺炎、靜脈栓塞或認知功能障礙。 -
陪失智長輩過個好年 這些準備工夫要做好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44年節本應開心與家人團聚,但因原有生活模式改變,外在環境刺激增加,失智者容易出現發脾氣及混亂行為,或在飲食、外出時容易出現意外,令家人手忙腳亂,甚至產生爭執。台灣失智症協會建議家屬年前預先安排活動與照顧人手,並做好防走失準備,順著失智者,多讚美與鼓勵,讓全家過個平安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