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親子關係
-
兒福聯盟:1成2高中生心理壓力大 專家建議納定時檢查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22社會不斷在進步,若論物質享受,現代父母能給予的、孩子所獲得的相比過去絕對豐富許多,但是我們的孩子有因此變得比較快樂嗎?兒福聯盟透過DASS21情緒自評量表,針對全台12到17歲的國高中生進行抽樣調查,發現有超過一成的學生壓力程度達嚴重等級以上,其中高中生(16.0%)的壓力指數更將近是國中生(8.2%)的兩倍之多。除此之外根據衛福部於2021年公布的統計報告更指出,「自殺」已攀升至15到24歲青少年死因第2位,顯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迫在眉睫。 -
親子談「性」不彆扭! 掌握溝通4技巧 談情說愛更自在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38國曆2月14日為西洋情人節,在鮮花及巧克力的襯托下,情侶間瀰漫著戀愛的氛圍。但對於青少年的家長來說,雖然希望孩子能夠多與朋友建立友好的人際關係,但也會擔心孩子與愛慕的對象出門約會後,是否會發生不恰當的「越界」行為,如何跟孩子溝通與取得信任,更顯得重要。國民健康署提供家長與孩子溝通的4招技巧,讓您與孩子在談論有關「性」相關的議題時不再難以開口,讓孩子願意主動說出他(她)的想法。 -
10月10日心理健康日 北市衛生局籲用同理打造心關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6210月10日除了是雙十國慶以外,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將每年10月10日訂為世界心理健康日。台北市衛生局舉辦心理健康月記者會,以【同理「心關係」,FUN心「零距離」】為主軸,呼籲市民運用同理心打造美好「心關係」;臨床心理師柯書林表示,透過「傾聽、表達、尊重」3要素,來理解對方的感受及情緒,讓對方感到真誠與安心,使彼此更接納且開放的交流。 -
親子間正面溫暖的談話氛圍 能幫助孩子更積極因應壓力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399根據2022年6月發表於《早期青春期》期刊的研究顯示,與母親的對話中體驗到更正面影響和更強凝聚力的青少年,在青春期(中學)階段更能因應同儕壓力。在與母親的對話中體驗到更正面和更強凝聚力的青少年,這將使他們在中學時能更積極地因應和尋求父母的建議;母親若表現出較少正面情感(或更多批評和缺乏興趣)以及在對話中凝聚力較差的青少年,在中學開始時較不能積極因應社會壓力,對於較容易感受到壓力的孩子來說尤其明顯。孩子會透過「模仿」學習情緒反應與因應壓力的作法,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即具有深遠影響。 -
每日8幼童成為離婚父母「三明治」婦團曝NG探視行為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62別讓孩子當離異父母的「夾心餅乾」!依據司法院統計,2021(110年)就有2,877個孩子需透過地方法院酌定監護權歸屬,意即平均每天有約8個孩子捲入離婚父母的監護權大戰。 -
營養師親授BLW法則!讓寶貝從副食品起 學會自己進食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822嬰兒在成長的階段,生活起居總是需要家長特別照顧!在飲食上,許多父母會煩惱該如何讓孩子吃下副食品、吃飯不挑食等問題,為了讓寶寶學會動手吃飯,自我控制飲食,與家人一同快樂用餐,由2位營養師陳譯庭、蘇妍臣所著《寶寶自己吃-BLW寶寶主導式離乳法全攻略》書中就特別教導家長如何成功實行「BLW」,讓孩子從小樂於進食。 -
疫情下確診者辛苦「照顧者」也難熬 心理師提暖心解方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64過去我們關注確診者或居隔者的心理健康,卻忽略照顧者(同住父母或室友)可能因為生活受影響,對確診者指責「為什麼別人都不會確診,就你確診」等遷怒言論。臨床心理師建議,照顧者可找親友協助,不論是經濟援助或是輪流照顧都可以,且雙方應該要互相體諒,如溝通時經常措辭嚴厲,可改用寫字方式。 -
如何發現兒童有生長遲緩? 從孩子的體重觀察最為明顯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18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的健兒門診中,曾有一位女童被注意到體重只有7.5kg,而她的父母覺得女兒只是比較挑食,身體並無大礙。但經過檢查發現女童嚴重缺乏鐵質,才造成患者有胃口不開、生長遲緩甚至輕微貧血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