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視網膜
-
高度近視會遺傳!醫師呼籲及早控制近視 慎選矯正方法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182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目前高度近視的定義以超過600度為指標,當眼睛看近距離時,影像會移動到視網膜後方,倘若近距離用眼時間過久,眼睛調節會比較費力,眼軸也會增長形成高度近視,導致高度近視患者眼球會比較突出。 -
熬夜危害不可不知!網友熱議6大壞處 提醒夜貓族注意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845隨著生活節奏的改變,現代人逐漸養成了熬夜的習慣,一直到凌晨1、2點才上床睡覺的人不在少數。不過不少研究指出,晚睡不只容易對精神狀態帶來影響,長期下來還可能引起許多意想不到的疾病,所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覷。 -
青光眼如何判斷?眼科醫師揭3指標 治療趨勢1次告訴你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461朱智盟醫師指出,眼科門診中青光眼患者比例不低,研究發現青光眼遺傳比例僅占約10%,除了前述可能成因,多數是原發性、成因不明,原發性青光眼又可分為隅角開放型和隅角閉鎖型2種型態。其中隅角開放型較為常見,但多數沒有症狀,往往檢查後才發現「視」態嚴重;至於隅角閉鎖型在急性眼壓升高時,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劇烈、產生虹視現象,必須緊急治療,避免失明風險。 -
視力下降不可逆!網盤點5大傷眼行為 別再濫用你的眼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037現代生活處處離不開3C產品,上班族要整天盯著電腦螢幕,回到家又想滑手機放鬆休息,用眼過度的結果,就是讓眼睛開始乾澀、不適,甚至出現病變症狀。不過除了長時間使用3C產品外,還有許多行為都會傷害眼睛的健康,因此我們便針對「傷眼行為」進行觀測,快來看看有哪些地雷行為要避免!《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傷眼行為」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傷害眼睛行為排行。 -
有效揪出腦中風!解析電腦斷層優點 戴這物恐影響判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35食藥署說明,電腦斷層掃描儀的原理,是利用X光穿透身體不同組織密度所產生的訊號差異,再用電腦計算、重組出身體切面影像。電腦斷層的優點是檢查速度快、影像清晰、解析度高、解剖位置容易分辨,特別是針對組織密度差異大的區域,影像呈現的效果較佳,也適用多種身體檢查,如腦部創傷出血及腦中風,故常用於急診診斷。 -
陽明交大與北榮攜手合作 成功分化類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98陽明交大腦科學研究中心與臺北榮總在治療視神經病變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團隊成功將人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分化為「類」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etinal ganglion-like cells);這個類細胞有助於用來尋找治療青光眼等視神經病變的藥物。 -
癮君子成糖尿病友機會高! 戒菸可降低3至4成罹患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439抽菸是糖尿病的疾病風險因子之一,有研究顯示,吸菸量越多,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越高,加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戒菸可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30至40%的風險,因此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呼籲癮君子,盡早戒菸穩糖護健康。 -
血糖不控制併發症比你想像多 糖尿病4種診斷方式1次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6106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普及率高達11.1%,其中第2型糖尿病占比達9成以上,而肥胖、具有家族史以及有妊娠糖尿病者都是好發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