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褥瘡
-
心臟手術後要少喝水?不能運動? 專業醫師為您解答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30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騏竹表示,只要心臟動過手術,不論手術大小,患者的心臟都會有大小、程度不一的受損,因此,術後首要注意的,是讓心臟的負荷減輕,把心臟負擔降到最低為佳。 -
買錯輪椅壓迫薦椎長褥瘡 專家:選對輔具避免2次傷害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26對於行動不便的肢體殘傷者及年長者來說,輪椅是唯一代步工具,藉由輪椅可自由移動和參與社會活動。不過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科主任蔣尚霖說,採購輪椅時必須謹慎,不是越貴、功能越多就最好,而是應該適合自己,否則容易出現後遺症。例如,久坐且壓力不平均,就容易產生褥瘡。輪椅不符身形,就可能導致的脊椎側彎和胸椎後彎。再者,操作性不佳,必須持續用手推輪椅,就會導致肌腱炎、腕隧道症候群和三角肌僵硬等。 -
長期臥床最怕長褥瘡 注意營養配合手術可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06許多老人家長期臥床,除了肌肉萎縮、行動不便,如果沒有妥善照顧,經常拍打按摩,還可能引發褥瘡。至於長時間坐輪椅的病患,坐骨部位則容易出現壓瘡。醫師指出,透過不同的手術,可以治療不同的褥瘡、壓瘡,不能置之不理。 -
多發性骨髓瘤癌患 近7成因骨折就醫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205臺大醫院血液科黃聖懿醫師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源自於骨髓中的血液惡性疾病,也是一種血液癌症,全身上下都會分布腫瘤,因此稱它為多發性骨髓瘤,常見4大臨床症狀:(一)病理性骨折:因骨頭被癌細胞破壞穿孔,骨質疏鬆脆如油條,稍微碰撞就斷。(二)蛋白尿:小便泡沫多如啤酒,久久不散。(三)貧血:頭暈、目眩、輕微運動就喘。(四)高血鈣:口渴、多尿、體重減輕、意識混淆。
-
MIT醫療機器人出任務 運送手術髒汙器械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22彰基明基智能、彰化基督教醫院與慧誠智醫攜手設計智慧醫院2.0環境,除了智慧機器人,成果還包括智慧藥材倉儲、智慧院內導航,以及智慧病房。其中病房裡的智慧床地墊平台,可有效預防褥瘡,透過三階段離床預警設計,還能預防嬰幼兒掉下床。 -
高齡長者跌倒易骨折 中西醫合治縮短恢復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22日前一名60多歲女性,因跌倒致左肩肱骨頸粉碎性骨折,紅腫疼痛無法活動,經骨科醫師評估可不用手術,至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科求診,進行1至2個月的針灸與中藥治療後,左肩逐漸可活動,3至4個月後幾乎已無疼痛,治療半年後,骨折完全癒合,活動範圍亦完全恢復。 -
動態骨釘骨板 骨鬆髖部骨折患者免二次刀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216為慶祝103年醫師節及提高醫療水準及服務品質,臺北榮總舉行優良醫師表揚大會,頒發103年「醫教奉獻獎」、「醫學創新改良獎」、「醫師學術論文獎」及「臨床教學績優醫師獎」等四個獎項。副院長陳天雄研發「原創性髖部抗穿出動態螺釘系統ODRC-DHS」,榮獲醫療創新改良獎第一名。 -
閃到腰? 當心隱藏脊椎壓迫性骨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85一名老太太彎腰搬動桌子,感覺下背痛得動不了,原以為只是閃到腰,休息兩天就好,沒想到這一躺就是一星期。家人趕忙送醫院急診,照了X光才得知脊椎退化,還有一節椎體變形,打了止痛針,按時服止痛藥,仍痛得無法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