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衛生
-
麻雀誤觸黏鼠板怎麼辦?別硬扯! 獸醫師建議採3步驟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6676都會區中經常能看見麻雀的蹤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一般人對麻雀常見的形容。由印度環保團體發起的「世界麻雀日」,訂於每年3月20日,旨在喚起大眾對日常生活中常見鳥類的關注。新北市動保處長期致力於野生動物救援與保護,不僅關心保育類動物,也積極救援都市中常見的鳥類,如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等。動保處在2024年間共受理1388件野鳥救援案件,這些鳥類因誤觸黏鼠板、其他人為因素或環境影響而受傷,需要即時援助。動保處透過救援與醫療照護,幫助牠們順利重返自然。 -
食藥署公布113年度10大違規食藥廣告 罰金最重破千萬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0189藝人代言產品再度出包,食藥署公布113年度10大違規食藥廣告名單,「A.H.A關捷挺固立」廣告內容過於誇張、涉及療效,遭重罰違1124萬,位居違規廣告之首,廣告代言人郭子乾則遭罰216萬元。食藥署呼籲民眾,凡廣告內容太吸引人,務必提高警覺,聰明判斷產品資訊,對於宣稱具有療效的廣告內容更勿輕信、勿衝動購買,以免花錢受騙!如發現身體不適的情形,應尋求正規之醫療管道就醫。 -
結核病防治新策略!強化潛伏性結核檢驗 降低發病風險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61台灣結核病防治工作持續取得成效,但結核病的威脅仍不容忽視。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最新統計資料,台灣的結核病發病率雖有所下降,但每年仍有6000多例新發病例,且潛伏性結核的比例亦不容小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詹雲翔指出,根據疾管署統計,2023年台灣結核病新發病例數為6,584例,每10萬人口發生率為28.2人。 -
慢性疼痛並非無「藥」可救! 個別化運動計畫有效逆轉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59「為什麼醫師說組織已經修復了,我還在痛?」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蔡世瑩表示,身上的疼痛持續或是間歇出現超過3個月稱為慢性疼痛。即使已經超過組織正常修復的時間仍有疼痛,甚至沒有明確的病因也會感到反覆的疼痛。因此,慢性疼痛的治療需要跨專業的整合治療。 -
國衛院發現肺腺癌關鍵角色! 可阻腫瘤增長助精準治療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6803肺癌居國人十大癌症首位,其中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見的亞型,約佔所有肺癌病例的40至50%。國衛院日前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發現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家族的DUSP22蛋白在肺腺癌細胞中的低表現量,與肺腺癌的病理分期,及肺腺癌病患的低預後存活率呈顯著正相關。利用細胞及動物模式證實,DUSP22蛋白可望阻止肺癌細胞進展,也為未來精準標靶治療提供新方向。 -
腹痛一定是腸胃炎? 醫師教辨別食物中毒和腸胃炎異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98台灣是美食天堂,新奇百變的食物應有盡有,若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食物中毒或腸胃炎,而食物中毒和腸胃炎雖然表現出類似的症狀,如腹痛、嘔吐和水狀腹瀉,但它們的成因及應對方式有所不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科主任洪子堯指出,食物中毒通常由食用了含有有害細菌、病毒或毒素的食物引起。 -
台灣重症兒360發展協會成立! 盼重症兒家庭獲得支持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508儘管台灣醫療、特教及長照體系逐步完善,重症兒童及其家庭在就學、生活、照顧方面仍面臨重重挑戰。長期致力於重症兒童議題的專業人士,深感缺乏以重症兒童為中心的專責組織,因此成立「台灣重症兒360發展協會」。協會旨在透過全人、全家、全社區、全方位的支持,促進重症兒童在健康、醫療、照顧、教育和生活方面的成長發展,並協助他們融入社會。 -
菸捐凍漲16年!菸害防制法2年檢討 加熱菸審查惹爭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18《菸害防制法》新法即將實施屆滿2年,然而菸捐已長達16年未調漲。根據行政院公布的優先法案,對於菸捐隻字未提。國健署於立法院開議當週宣布,下個月公布加熱菸審查結果,若審查通過,業者即可依規定上市加熱菸產品,然而,與之同樣明文禁止的加味菸卻遲遲未有進一步規範,恐將導致市場上出現「非法卻受法律保障」的含香料加熱菸。對此,反菸團體強烈呼籲政府應立即採取行動,確保青少年健康免受新興菸品侵害。《菸害防制法》引發各界熱議,相關討論持續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