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行動不便
-
遺傳疾病慘害他頸椎受腫瘤壓迫 大小便失禁必須坐輪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11蕭先生到處求診,原來他的頸椎第1、2節處同時長出雙側的大顆神經纖維瘤,壓迫脊髓。腫瘤靠近腦幹,手術風險極高,經轉介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黃國烽醫師考量腫瘤持續增大,可能危及生命,遂趕緊進行手術且成功取瘤,蕭先生恢復良好,恢復日常生活。 -
阿嬤睡不好服用安眠藥 沒想到精神越來越差引發譫妄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5290來到奇美醫學中心後,急診醫學部暨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殿和詳細地評估病人,給病人抽血、驗尿、做頭部電腦斷層,病人因為食慾不佳造成嚴重的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且有尿道感染而造成失禁,頭部電腦斷層排除腦出血或大範圍中風。因此,陳醫師判斷阿嬤的精神狀況的改變,是因為有譫妄症的發生。 -
西醫復健輔以中醫針灸治療 可降低中風復發率達61%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86腦中風是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一大主因,往往嚴重影響病患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因此中風後的復健非常重要。然而中風急性期過後,每個病人表現出來的症狀各有不同,常見如:肢體無力、肩頸痠痛、不良於行、講話不清楚、消化不良等,這些症狀可不一定都是中風直接造成的。 -
心臟手術後要少喝水?不能運動? 專業醫師為您解答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28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騏竹表示,只要心臟動過手術,不論手術大小,患者的心臟都會有大小、程度不一的受損,因此,術後首要注意的,是讓心臟的負荷減輕,把心臟負擔降到最低為佳。 -
電動牙刷與一般牙刷哪個好? 讓牙醫師來告訴你!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585電動牙刷和傳統牙刷,只要使用對的方式(刷毛與牙面為45°角,一半在牙齒一半在牙齦),維持正確的刷牙頻率,基本上清潔效果差不多。 -
幹細胞治療讓中風患者站起來 台灣生醫科技登國際媒體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638大腦一旦神經受損就相當難恢復,全台65歲以上民眾中,每12人就有1人發生中風,很可能因此不良於行甚至全身癱瘓,花蓮慈濟醫院利用脂肪幹細胞,成功協助腦中風患者恢復行動能力,獲得國家與世界注目,將在外交部與Discovery頻道合作《台灣無比精彩》節目中,在多國面前展示台灣生醫科技軟實力。 -
清涼一夏擺脫「腋」味糾纏 旋轉刀搭組織膠詢問度高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276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雷射美容科主任張長正醫師表示,曾收治1名高二男生阿偉(化名),因為有狐臭而影響社交,不僅鮮少參加校園活動,同學相邀出遊也都婉拒,就是怕近距離接觸時會讓其他人聞到異味,平時上課都使用止汗劑來抑制汗水分泌,有時體育課還噴大量體香劑想蓋過臭味,反而弄巧成拙。經新式旋轉刀手術,刮除頂漿腺後,不再害怕與人相處,現今成為開朗的大男孩。 -
買錯輪椅壓迫薦椎長褥瘡 專家:選對輔具避免2次傷害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22對於行動不便的肢體殘傷者及年長者來說,輪椅是唯一代步工具,藉由輪椅可自由移動和參與社會活動。不過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科主任蔣尚霖說,採購輪椅時必須謹慎,不是越貴、功能越多就最好,而是應該適合自己,否則容易出現後遺症。例如,久坐且壓力不平均,就容易產生褥瘡。輪椅不符身形,就可能導致的脊椎側彎和胸椎後彎。再者,操作性不佳,必須持續用手推輪椅,就會導致肌腱炎、腕隧道症候群和三角肌僵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