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糖濃度
-
糖尿病不可怕 血糖控制保健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954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醫師說明,通常人體會將澱粉類轉為葡萄糖,成為身體燃料,胰島素是由胰臟製造的荷爾蒙,能使葡萄糖進入細胞內,提供一天活動所需。若胰臟不能製造足夠的胰島素,使葡萄糖無法充分融入細胞內,血糖濃度升高便形成糖尿病。 -
記性不大好?! 當心甜食惹的禍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1959德國柏林夏里特醫學大學(Charite - Universitatsmedizin Berlin)附設醫院的艾格妮絲弗里奧(Agnes Floel)博士表示,研究一共找了141位沒有罹患糖尿病、血糖值都正常,且不是糖尿病前期的人,這些人的平均年齡是63歲。 -
尿糖非糖尿病?! 驗尿前吃甜食可能造成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814關於產生尿糖的問題,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林兆啟說明,即當葡萄糖進入人體後,會從腎絲球體濾出,並經由近端腎小管再吸收回體內,然而,腎小管再度吸收葡萄糖的極限值,亦稱「腎臟葡萄糖閾值」,普遍而言,血糖濃度升高至180mg/dl以上,葡萄糖會從尿液流出,便會偵測到尿糖,而尿糖愈多代表血糖愈高。 -
醣類攝取過多 恐間接導致癌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796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Universidad Rey Juan Carlos)的研究人員說明,醣類是人體運轉中不可獲缺的角色,缺少了也不行,但是太多了會對健康造成負擔;一般來說,血糖稍微過高時,就是糖尿病前期,若是比血糖再更高一點,就是糖尿病了,不管是糖尿病前期的人或是糖尿病患者,多是肥胖族群。而根據研究,第二型後天的糖尿病患和肥胖,其實是有許多共同的因子,這個族群也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癌症,但在這個研究之前,大家並不了解其中的原因。 -
防疫大作戰》聰明補充優蛋白 增強身體防護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32研究發現,牛初乳成分與人初乳相似,最接近人體的需要。乳牛分娩後24小時內分泌的初乳,含有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占總蛋白量的40%以上,比人體初乳高出100倍。食用牛初乳可清除腸道病原菌及毒素,維護益菌叢生態的穩定,並且能促進消化吸收,調整腸道微生物環境,刺激免疫反應。 -
減重手術造福糖尿病友 免於洗腎危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8 -
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易失聰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499 -
50歲女性逾半腹部肥胖 慢性疾病風險升高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385國民健康局成人及中老年保健組組長陳姿伶表示,女性腰圍高於80公分,即屬腹部肥胖。調查發現,50歲以後,女性腹部肥胖比率超過5成且高於男性,尤其是銀髮族女性更為明顯,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三人腰圍過粗。